气候多样季风显著.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 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 动学习的态度,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2、充分创设情景,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 件和搜集的资料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 主动参与意识,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突出“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主线问题,培养学生通过问题深入思考, 认识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性,从而正确认识人类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 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作用 《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是义务教育课程超标准实验教材《地理》(人教 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二节,本节主要介绍中国 的气候及其特征,而气候特征是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 映出来的,要了解气候的特征首先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而且气温和降水的 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 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本课是本节教材的第一课时,从教材内容 来看,教材首先阐述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以及结合这种差异和农业生产 的实际划分的温度带,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读图得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的培养都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获得了知识, 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学 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 性。 教学重点 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空间差异。 2.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有关气温分布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情分析 1. 学生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世界气候,对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性质和等温线疏密说明 什么等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因此读我国一月份和七月份气温分布图 时,只要指导一下,接受起来困难不会太大。对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相对来说应该 是难点,把温度带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困难就更大了。 2.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① 刚上八年级的学生逻辑能力正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想象、记 忆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 地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经过小学自然和七年级的学习,有了一 定的基础。 3. 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八年级学的是中国地理,比七年级学的世界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身边 的地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性比七年级更高,加上学年末全县要会考,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效率也较高。 教学理念 1. “以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指导思想;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学思想 2.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贴近生活的实际图片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学习 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知识、技 能和能力,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形成 主动学习的态度。 3.构建基于现代地理信息课程 在教学手段上借助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教学课件,为发展学生主动探究创 造适度的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空间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3.明确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能力目标 1. 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体会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和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的技能。 德育目标 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认同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3.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 4.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 要的。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法、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自制课 多媒体设备以及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 1.随着科学发展的

文档评论(0)

yigel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