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VIP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 如:宾语前置(或称为“谓语后置”) 如: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及物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前置。 例一: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12》) 例二:谚曰:“谁为为之?孰令聽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三: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例四: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上曷损? (《荀子·荣辱》) 例五: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 心》)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例六:臣而不臣,行将焉入?(《左·僖 15》)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一:肆予冲人,不卬自恤。(《书·大诰》) 例二:我无尔诈,尔无我欺。(《左·定 15》) 例三:臣未之闻也。(《孟子·梁惠王上》) 例四: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前赤壁赋》) (3)利用複指性代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 例一:姜氏何厌之有?(《左·隐元》)//子是之学,亦 为不善变矣。(《孟子·许行》)//吾斯之未能信。(《论 语·公冶长 6》) 例二:惟余马首是瞻。(《左·襄 14》)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问。(《左·僖 4》)//德音孔 昭,视民不恌(tiāo),君子是则是效。(《诗·小雅·鹿 (4)固定结构。鸣》)//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僖 4》 (4)固定结构。 是以、是用、此以。 例一: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司马迁《报任安书》) 比较: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 非人也。(《庄子·养生主》) 例二: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虢季子白盘铭》)//伯夷、 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23》) 比较:故谋用是作,兵由此起。(《礼·礼运》) 例三: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 以没世不忘也。(《礼·大学》) (5)否定句例外的情况比较: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忧汉心, 而发兵北击齐。(《史记·留侯世家》) (5)否定句例外的情况 A.语言处于不成熟阶段,如: 例一:唯不祟我?(《合》16969) 例二:兹雨不唯祸我?(《合》12889) B.古书屡经传抄,难免有误,如: 例一:未绝之也。(《左·僖 3》) 比较:未之绝也。(石经本、宋本、淳熙本皆同) 例二: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吕览·骄恣》) 比较一: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荀子·尧问》) 比较一: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新序·杂事》) C.出于修辞目的,如: 例一:以天下之王公莫好之也,然而于是独好之;以天下之民莫欲之也,然而于是独为之。(《荀子·君道》) 例二:莫击之,或益之。(《易·益卦·上九》)(对称、平衡) D.叶韵,如: 例一:胡逝我梁,不入唁 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 可。 (《诗·小雅·何人斯》) 练习题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古:何陋之有。“何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 今:有何陋。宾语后置。 子思曰:“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古:谁与守。“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今: 与谁守。宾语后置。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 仁》) 古:未之见。“之”作动词“见”的前置宾语。今: 未见之。宾语后置。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古:莫之能一。“之”作动词“一”的前置宾语。 今:莫能一之。宾语后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古:不余欺。“余”作动词“欺”的前置宾语。今: 不欺余。宾语后置。 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奚为。“奚”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今: 为奚,即为什么。宾语后置。 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 君书·画策》) 古:弗敢我谋,弗敢我杀。“我”作动词“谋”、“杀” 的前置宾语。今:弗敢谋我,弗敢杀我。宾语后置。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 古:唯余马首是瞻。“余马首”作动词“瞻”的前 置宾语。今:唯瞻余马首。宾语后置。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古:孰法。“孰”作动词“法”的前置宾语。今: 法孰,即效法哪个。宾语后置。 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古:恶乎长。“恶”作介词“乎”的前置宾语。今: 乎(于)恶长,即在哪方面擅长。宾语后置。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有问题的(参《汉语史论集》43~48 页,商务, 1997)。 不过,古汉语里的确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例一:尔欲吴王我乎?(《左·定 10》) 例二: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上高宗封 事》) 例三: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