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指小孩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 岁的儿童。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岁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指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 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始龀、髫年:女孩 7 岁。
始龀、龆年:男孩 8 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 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岁
九龄:9 岁。
黄口:10 岁以下。指数之年:9 岁。
岁
幼学:10 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 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儿童 10 岁。
岁
金钗之年:女孩 12 岁。
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岁
及笄[jī]: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 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 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 15 岁的女子。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 15 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岁
二八:为 16 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 16 岁。古代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通俗编》中云:“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20 岁
加冠:指男子 20 岁。古时男子 20 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 岁束发而冠,女子15 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年满 20 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桃李年华:女子 20 岁。
24 岁
花信年华:女子 24 岁。
30 岁
而立(而立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 30 岁为“而立之年”。
始室:30 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半老徐娘:女子 30 岁。
40 岁
不惑(不惑之年):指男子 40 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50 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 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 60 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 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 60 岁了。
下寿:指 60 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岁
还历寿:61 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 年为一轮,61 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 故称“还历”。
70 岁
从心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 70 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 岁。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 70 岁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驼乳粉的技术要求.pdf VIP
- 哈工大_理论力学_I(第6版)习题详解.pdf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图象(九大题型)(讲义)(学生版+解析).pdf VIP
- 陶喆出轨道歉会PPT(源文件锐普独家首发)0708.pptx VIP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的方程(八大题型)(讲义)(学生版+解析).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求和(九大题型)(练习)(学生版+解析).pdf VIP
- 发酵驼乳粉的技术要求.pdf VIP
- 罗斯蒙特3051C压力变送器校准调试方法.doc VIP
-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docx VIP
- 66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评估与对策.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