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考虑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历,主要对山区道路的水毁防治原因及防治措施进展了讨论。 【关键词】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 1.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的种类 1.1滑坡和坍塌 滑坡和坍塌是常见的破坏现象.尤其是在汛期,植被较少的路段上,边坡上沟壑随处可见。这是由于路面拦水带的搜集水功能减弱,不能与泄水槽构成统一的排水系统导致水在边坡上冲蚀造成的。且水流在坡脚处会对边坡进展挖掏.如不及时进展处理.就极易形成滑坡和整体滑移现象。 路基冲毁主要发生在雨季。当雨量、汇水面积很大时,临河侧河流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雨水形成一个冲击力很强的水流,此时河流中夹杂着碎石、土、树木等杂物,迅猛地掏挖着路基,形成路基冲毁。 1.3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指某些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偏移量。形成明显的凹陷和裂纹,或是地基整体下沉,但沉降不均匀。在山区公路和沿海公路中,当路基排水不当或者路基压实度没有到达标准要求,或者路基填料不当,致使路基遭受水流和毛细水的浸泡,路基承载力降低,动载压缩其产生不均匀变形,导致公路功能受到限制。 2.山区公路水毁原因 〔1〕天灾:非人力所能抗拒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暴。 〔2〕山区公路技术标准低,泥结碎石路面极易受山洪暴雨冲刷而成的坑槽、车辙、露骨、冲沟,半填半挖路基极易冲塌。 〔3〕小桥涵位置不当或孔径偏小或缺桥少涵,排水不通畅,造成洪水漫溢路面,冲毁路基和路面。由于小桥涵底坡较陡,截水墙设置不当而造成铺底损坏,甚至冲毁小桥涵。小桥涵被冲毁后,造成两端路基水毁。 〔4〕急弯、陡坡处,路基路面经受不住洪水的冲击造成冲毁路基路面。公路紧靠山坡,暴雨时雨水从山坡汇流山沟。由于山沟坡度陡,水流遇到乱石或跌坎形成水流飞溅路面,轻那么冲毁路面,重那么冲毁路基。 〔5〕泥石流、崩塌、滑坡堵死边沟,使边沟水漫溢到路面上,冲毁路面和路基。地表水或地下径流渗入到路基,使路面形成“橡皮路〞,黄土地区路面出现翻浆等。 〔6〕不少沿河路段,由于道路的变迁,使原来离河岸还有一段间隔 的路基,因河道变迁河岸被冲而遭受水毁。半填半挖或填方路基,在较大洪水的冲刷下,边坡中的岩屑、土壤、较小块石被冲走,而造成路基坍塌,出现很多缺口或半个以上路基被毁。 3.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 3.1标准公路设计 公路设计,一定要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相关的专门标准进展设计,尤其是在山区,在选择道路走向时,要充分进展地质调查,对周围的土质、岩层、地表植被等情况进展摸底,道路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开土质软弱、岩层风化严重及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段,否那么要进展相关的防护及补强设计,以免给今后的公路埋下水毁隐患。半填半挖路基在山区公路设计中较为常见,设计部门往往忽略了下边坡的稳定设计, 这些地段常常是边坡较陡,很多地方地质条件差,极易被雨水冲刷, 导致下边坡产生冲沟、滑坍,而填方路基或者是路肩墙等修建在这种根底上,必然是一种重大隐患,因此要尽量避开。另外路基填土边坡要进展防护设计,需种植一些根系兴旺、固结力强的草种,以抵抗水流的经常性冲刷,减少路基边坡坍塌及路基缺口的发生。对路堑或挖方地段的上边坡,假如边坡水文地质条件差,要进展必要的防护设计,其中截水沟的设置要根据山坡汇水情况进展断面设计,必要时要设置多道截水沟,这一点往往被无视,造成雨量大时截水沟无法及时拦截大局部水流,使水流直接冲刷路基。另外排水边沟的设计也极为重要,要有适当的纵坡,纵坡较大有冲刷的可能时还要对其进展加固或采用急流槽及跌水的措施。挖方断面假如土质较差, 易被冲刷时,应采取植物防护或砌护坡等措施,减少边坡溜方及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水文水力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路基排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水稳性,因此要进展水文调查,对路基范围以外的上游山体也要进展调查,进展汇水面积计算,根据设计洪水频率,设计排水构造物。桥梁的设计要注意河床的地质情况,特别是根底的埋置深度要综合考虑,锥坡的根底往往在设计施工中不被注意,所以往往是锥坡最容易首先被损坏或冲刷。导流坝等调治构造物对桥梁的防冲刷尤为重要,需进展综合设置。涵洞的设计,对于山区公路,要充分考虑到其特点,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尽量采用较大的跨径,因为水流中常常会夹带泥砂等杂物,涵洞假如容易淤积或被杂物堵塞,那么涵洞的排水才能大大下降,另外孔径太小,人工难以清淤,给今后的养护带来困难,也给公路埋下水毁隐患。涵洞的位置也很关键,要选择排水流、不易被淤塞的地方,否那么要设置窨井、导流等构造物,拦截地面杂物,以免涵洞被堵。对于沿路基纵向排水不良的山凹处,要设置涵洞,不然易造成路基积水,影响路基稳定,或者将山凹填平设边沟引除地

文档评论(0)

凹凸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