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烟气及其理化特性.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火灾烟气的产生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气相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烟或烟粒子,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火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成分非常复杂,主要由三种类型的物质组成:(1)气相燃烧产物;(2)未燃烧的气态可燃物;(3)未完全燃烧的液、固相分解物和冷凝物微小颗粒。火灾烟气中含有众多的有毒、有害成分、腐蚀性成分以及颗粒物等,加之火灾环境高温缺氧,必然对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发生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可燃物将转化为稳定的气相产物。但在火灾的扩散火焰中是很难实现完全燃烧的。因为燃烧反应物的混合基本上由浮力诱导产生的湍流流动控制,其中存在着较大的组分浓度梯度。在氧浓度较低的区域,部分可燃挥发分将经历一系列的热解反应,从而导致多种组分的分子生成。例如,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和聚乙烯可认为是火焰中碳烟颗粒的前身,它们在燃烧过程中,会因受热裂解产生一系列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会进一步裂解成更小的“碎片”,这些小“碎片”会发生脱氢、聚合、环化,最后形成碳粒子,图1-11是聚氯乙烯形成碳烟粒子的过程。正是碳烟颗粒的存在才使扩散火焰发出黄光。这些小颗粒的直径约为10~l00nm,它们可以在火焰中进一步氧化。但是如果温度和氧浓度都不够高,则它们便以碳烟(Soot)的形式离开火焰区。 ; 图1-11 聚氯乙烯的发烟过程 母体可燃物的化学性质对烟气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少数可燃物质(例如一氧化碳、甲醛、乙醚、甲酸、甲醇等)的燃烧产物在光谱的“热辐射”范围内(0.4~100μm)内是完全透明的,或以某些不连续波带吸收(或辐射)的,不能呈现连续吸收的黑体或灰体辐射特征。因而,燃烧的火焰不发光,且基本上不产生烟。但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部分可燃液体和固体的燃烧时就会明显发烟。 ; 材料的化学组成是决定烟气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可燃物分子中碳氢比值不同,生成碳烟的能力不一样,碳氢比值越大,产生碳烟的能力越大,如乙炔中碳氢比为1:1,乙烯碳氢比为1:2,乙烷碳氢比为1:3,所以在扩散燃烧中乙炔生碳能力最大,乙烷最小,乙烯介于中间; 可燃物分子结构对碳烟的生成也有较大影响,环状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如苯、萘)的生碳能力比直链的脂肪族化合物(烷烃)高。 此外,氧供给充分,碳原子与氧生成CO或CO2,碳粒子生成少,或者不生成碳粒子;氧供给不充分,碳粒子生成多,烟雾很大。 ;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一、火灾烟气的产生; 三、火灾烟气的化学特性及危害 (一) 毒害性 大量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的烟气已成为火灾中的第一凶手。据不完全统计,火灾中因烟气致死的人数约占火灾死亡总数的80%以上,尤其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火灾,经法医鉴定,死亡的80人除一人属高空坠落死亡外,其余全部死于有毒烟气;辽宁埠新艺苑歌舞厅“11.27”大火,因易燃的棉丙化纤布燃烧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200余人中毒窒息死亡;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死亡325人,其中95%以上死于烟气中毒。研究表明,火灾中的死亡人员约有一半是由CO中毒引起的,另外一半则由直接烧伤、爆炸压力以及其它有毒气体引起的。对火灾中的死者进行生理解剖,发现CO和HCN为主要毒气。尽管如此,现有的火灾数据无法提供其它有毒气体对人员死亡的可能影响。根据分析化学可知,火灾燃烧的副产物可能对人存在极大的危害,而这并不一定需要医疗方面的证据加以证实。 缺氧是气体毒性的特殊情况。有数据表明,若仅仅考虑缺氧而不考虑其它气体影响时,当含氧量降至10%时就可对人构成危险。然而,在火灾中仅仅由含氧量减小造成危害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其危害往往伴随着CO、C02和其它有毒成分的生成。有人曾对这种综合效应进行测试,但提供的实验数据不多。表1-16为氧浓度下降对人体的危害。 ;表1-16 氧浓度下降对人体的危害 图1-13是日本在196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进行的实际火灾实验所得到的着火房间的气体成分曲线。可见,在轰然发生前,氧气的浓度一直保持在20~21%左右,随着燃烧的持续,氧气的浓度逐渐减少,发生轰然时,氧气的浓度急剧下降,并且在轰然最盛期,氧气的浓度只有3%左右。而对处于着火房间的人们来说,氧气的短时致死浓度为6%,但即使含氧量在6~14%之间,虽然不会短时死亡,但也会因失去活动能力和智力下降而不能逃离火场。 ; 图1-13 着火房间内气体成分变化曲线 火灾烟气的毒性不仅仅来自气体,还可来自悬浮固体颗粒或吸附于烟尘颗粒上的物质,尸检大多数死者,发现在气管和支气管中有大量烟灰沉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