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研究 一、晋中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背景 萌芽期(1919—1924):1919年,阎锡山在其叔父徐一清的帮助下拟筹 资150万银元,以一百元为一股共15000股,在榆次城北门外成立 “山西晋华纺纱股份有限公司”。随着资本的持续累积,到1924年6 月1 日晋华纺织厂正式开工生产,并同时改名为榆次晋华纺纱厂(晋华 纺织厂编《生命的历程晋华纺织厂生产经营情况及1994—2001年亏损 因素分析》,2002年)。发展期(1924—1937):1929年,晋华纺纱厂 扩存股本到300万元(银币),并扩建厂房,增加纱锭,设备也在持续 地补给更新,到1934年,除租赁祁县织染厂外,晋华成为共同拥有纱 锭41744枚、布机480 台、毯机4 台的全能纺织厂。1935年11月随着 上海技术人员的输入,晋华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较前有了一定的提 升,1937年春季增加线锭1504枚,成为旧晋华产量最高的年份(晋华 纺织厂编《生命的历程晋华纺织厂生产经营情况及1994—2001年亏损 因素分析》,2002年)。低谷期(1937—1945):1937年10月3 日晋华 由日寇实行军事管理,改名为“军管理第十二工厂”,主管者为“东 洋纺绩会社”。1942年改归山西产业株式会管理,更名为“榆次纺织 厂”。八年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从该厂榨取巨额利润日 元,相当于24个晋华纺织厂。厂里很多设备损坏严重,陷于瘫痪(山 西晋华纺织一厂破产清算组《山西晋华纺织一厂历史回顾》)。恢复期 (1945—1949):1945 年晋华被国民党接管,直属山西省西北实业公司。 1948年7月18 日榆次解放,晋华恢复生产。1949年9月开出纱锭 26000枚,布机492台,当时的工人全部就业。全年共生产棉纱1.23 万件(2232吨),棉布340.19万米,棉毯4800条,总产值( 1957年 不变价计算)为946.93万元,占1937年的38.23%(山西晋华纺织一 厂破产清算组《山西晋华纺织一厂历史回顾》)。 二、晋中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优势 晋华纺织厂从艰难地创办,逐渐地发展,到跌入谷底,后逐渐恢复, 其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也经历了一些发展和变化。生产技术主要包含5 个方面:厂房建筑、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动力供应、原料分析;经营 管理包含3 个方面:销售管理、经济效益、人员分配。 (一)生产技术 1.厂房设备齐全 一战后,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车间厂房也由以前的砖木改为钢筋水 泥结构,除限于地面和其他原因偶有二层或三层外,均为锯齿式平房。 晋华聘请英籍工程师李密度设计厂房图纸,采用当时流行的单层锯齿 形厂房,绝大多数采用混合结构。晋华共有8 个库房,其中1—5#库为 成品库,6—9#库为原棉库。成品库采用普通的砖混砖木结构库房,顶 上有透气孔,窗户开在右侧面,采光较好;原棉库面积要较成品库大一 点,库房门设计呈欧式风格,更为独特的是窗户开在房顶,每座库房 均有7 扇窗户,库房前部房顶各有两个样式别致的透气孔。晋华的生 产及配套设施较为全面,建筑布局比较合理,除厂房主要部分为混合 结构外,其余均为砖木结构,且建筑风格各异,其中会议厅为典型的 欧式风格,其余建筑较好地体现了中西结合的风格,体现了中西结合 的思想。 2.生产设备精良 英国的纺织机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晋华在建厂之初便采用当时 较为先进的英国、日本等国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企业的机器设备持 续得以更新和补充。当时,晋华主要有纺纱车间、织布车间、织毯车 间、机电车间、修缮间、实验室、通风组及皮辊房等8 个生产区域。 晋华的主要设备里进口机器所占比例达到85%以上,基本上为抗战前从 英国和日本进口。也就是说,1937 年以前,晋华就充分利用发达国家 的先进技术,采用新式设备,具备了较为先进的生产能力,并且直接 建立了以电气动力为标准的近代化大工业生产体系。比如,晋华所进 口的这套纺织设备的开清联合机组,每台每小时的棉条产量即达到空 前的6 公斤左右,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生产效益与明清时的手工机 械相比已是天壤之别。这批先进的设备一直沿用到20 世纪80 年代。 3.生产工艺完善 建厂伊始,晋华就注重采用当时先进的生产工艺,尤其是1935 年由 天津中国银行代管后,从上海调入一批技术人员,其生产工艺得到大 幅度的改善。主要生产工艺为:纺纱:依次为原棉、送花、开包、松 花、配花、除尘、喂花、头道清花、二道清花、三道清花、过磅、梳 花、头道并条、二道并条、三道并条、头道粗纺、二道粗仿、三道粗 纺、过细纺

文档评论(0)

lianmei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