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热效应(焓)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熵,吉布斯函数) 三、过程与途径 过程 恒容过程 绝热过程 恒温过程与等温变化 恒压过程与等压变化 途径 3.2 化学反应热效应 二、恒容反应热 三、化学反应计量式与反应进度 3. 标准离子生成热是指一定温度,标准状态下,稳定单质生成1mol离子所放出或吸收的热。用△fH m? (B, aq ∞)表示,aq ∞表示无限稀释的水溶液。规定:氢离子在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的标准生成热为零。 六 燃烧焓与反应热 七 键焓与反应热 3.3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能量最低原理 四、熵和熵变 4、熵增加原理 五、Gibbs函数 基尔霍夫(G.R.Kirchhoff) 定律(△rHm ?~ T) 若在298~T K物质无相变,同一反应在另一温度T时的热效应可由下式求得: △rHm ? (T) = △rHm ? (298K)+ △rCp dT 式中△rCp为产物的恒压热容总和与反应物的恒压热容总和之差值。即: △rCp =(∑ Cp)产物 -(∑ Cp)反应物 =∑νB Cp,m(B) νB为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Cp,m(B)为相应物质的恒压摩尔热容。 1 H2O(l)→H2(g)+1/2O2(g) ,△H?=285.83kJ · mol-1,则△fHm? (H2O,l)= 2CO(g)→2C(s)+O2(g) ,△H?=221.08kJ · mol-1,则△fHm? (CO,g)= 2 下列函数中,状态函数是 A: H B:Q C: △H D: △U 3 按照热力学上通常的规定,标准生成焓值为0的是 A:C(金刚石) B:白磷 C:O3(g) D:I2(g) 4 下列反应中, 反应的标准焓变与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相同的是 A:CO2(g)+CaO(s)→CaCO3(s) B:1/2H2(g)+1/2I2(g)→HI(g) C: H2(g)+I2(g)→2HI(g) D: H2(g)+1/2O2(g)→H2O(g) 已知A+B→C+D △H1? = -40.0kJ·mol-1 , 2C+2D→E △H2? = 60.0kJ.mol-1 ,则反应E→2A+2B的△H3? = kJ · mol-1 , A:140 B:-140 C:-20 D:20 补充习题: 7 由下列数据确定NO(g)的△fHm?为 2NH3(g)→N2(g)+3H2(g) △H1?=92.2kJ·mol-1 H2(g) +1/2O2(g) →H2O(g) △H2?=-241.82kJ·mol-1 4NH3(g) +5O2(g) →4NO(g)+6 H2O(g) △H3?=-905.48kJ · mol-1 A: 90.25kJ · mol-1 B: 44.14 kJ · mol-1 C: 228.58 kJ · mol-1 D: 361kJ · mol-1 6 反应C (s)+CO2(g)→2CO(g) ,在298K时热效应为△H?,则该反应的△U= A: △H? B: △H? -298R C:- △H? D: △H?+298R 一、自发过程与可逆过程 1、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任何外力推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自发过程的基本特征: ? 单向性 ? 具有作非体积功的本领 ? 具有一定的限度 (1)Q的传递方向:高温(T1) 自发 低温(T2),反过程不能自发。 (2)气体膨胀方向:高压(p1) 自发 低压(p2),反过程不能自发。 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都有一定方向和限度,不可能自发按原过程逆向进行。 即:自然界一切实际发生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可逆功(Wr) :可逆过程所作的功称为可逆功。 可逆热(Qr) :可逆过程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 可逆过程体系对外做的功最大,而自发过程对外所做的功相对较小。 可逆过程是从实际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想化的自发过程,自然界并不严 格存在,自然界的实际过程只能尽量地趋近于它。 2、可逆过程:体系与环境能够同时复原而不留下任何变化痕迹的过程。 或者说,当体系经历某一过程,由某一始态变至某一终态,若能通过一 相应逆过程使体系与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状态,则体系所进行的原过程称 为可逆过程。 克劳休斯(Clausius,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