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docx

00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其他 1.易错字音 ①狭隘(______) ②赤裸裸(______) ③麻痹(______) ④戕害(______) ⑤已臻佳境(______)⑥时髦(______) ⑦白炽灯(______) ⑧苍穹(______) ⑨藉:(______)慰藉 蕴藉 (______)狼藉 ⑩葛:(______)纠葛 瓜葛 (______)诸葛 ?强:(______)强人所难 (______)强弩之末 (______)倔强 ?落:(______)落荒而逃 (______)丢三落四 (______)落枕 (______)大大落落 ?间:(______)间不容砺 (______)疏不间亲 2.易混字形 ①(ài)斩关夺(______) (yì)(______)美之词 (yì)自(______) (shì)(______)号 ②(xiá)好整以(______)(jiǎ)久(______)不归 (xiá)(______)不掩瑜 (xiá)闻名(______)迩 ③(zhì)卷(_____)浩繁 (yì)(______)丽 (yì)(______)名 (dié)高潮(______)起 ④(zhuì)点(______)(chuó)笔耕不(______)(chuó)(______)泣 (duo)拾(______) ⑤(yú)怀瑾握(______) (yú)(______)越 ⑥(zhàng)(______)幕 (zhàng)(______)本 (chāng)为虎作(_____)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①真正的_______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修养/教养/涵养) ②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_______。(心智/心志) ③我_______于书写,写字的过程中可以品出汉字独有的诗情与画意。(钟情/衷情) ④当时间_______掉了你的热情,你便会发现,那些曾令你歇斯底里地去执着的人,现已变得可有可无。(消磨/消遣) ⑤少年时代,我唯一_______并可以利用的是我祖父的巨大藏书室。(熟悉/熟习) ⑥借_______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造成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暗淡/黯淡) ⑦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_______。(各得其所/各行其道) 4.判断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的正误。 ①越发成熟的他,不屑于浪费时间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喜欢好整以暇地观察事物的发展,等待适合出击的机会(________) ②在国庆阅兵大典中,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出生入死的老战士,用多少溢美之词,来赞美他们都不为过啊!(________) ③网络信息卷帙浩繁,传播速度快。网媒对信息“國囵吞枣”,难以说得详尽、明白,可能会使内容流于肤线。(________) ④这个大剧院的各种演出都票价不菲,让很多有艺术爱好但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望尘莫及,无法亲临现场感受艺术的魅力。(________) ⑤我在这次谈话中豁然开朗,就好像原先我的面前是一层又一层厚厚的云雾,他引领着我慢慢拨开云雾,看到了久违的阳光。(________) ⑥小明在辩论会上经常强人所难,因此,总闹一些笑话。(________) ⑦“疏不间亲,卑不谋尊”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与人相处,对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也有积极意义。(________) ⑧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加强思想修养,怀瑾握瑜,这应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努力的目标。(________) ⑨这些寿礼陈列在坤宁宫的东西庑中,气象万千。(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呼吁道德无可厚非,但别绑架道德,甚至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挟持了“道德优越感”的行为,一定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也必定是以善之名的作恶。从这点上看,公众应该勇敢智慧地对道德绑架说“不”,并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单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判断对错。这样必能营造良好的行善氛围。 道德绑架不一定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符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各班教室内的个人东西必须全部搬回,并叫一位同学到年级部与校保管员做好财产交接工作。所有寝室明天上午不要锁门,安排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