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检测技术 课件 第10章 制动性能检测技术.pptx

汽车性能检测技术 课件 第10章 制动性能检测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技术基础篇;目 录;10.1 有关制动的基本概念 ;制动作用主要用在以下三种场合: 第一,强制正在行驶的车辆迅速减速以至停车(即行车制动); 第二,使静止的汽车保持不动,并防止汽车停在坡路上自行下滑(即驻车制动); 第三,适当限制行驶的车速(即缓速制动,例如下坡时常用)。其中第一种作用是最主要的。; 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对行车安全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立体交通和城间高速公路的发展改善了道路条件,汽车平均车速在逐渐提高,从而制动性能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也在加大。 可以说,保证良好的制动性能是安全行车的第一要求,制动性能的检验是汽车安全检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检测项目。;一、制动过程分析 1、制动时车轮受力情况 先简单回顾一下汽车制动时车轮的主要受力情况,以下图所示的蹄鼓式制动器为例。;?;?;?;?;?;?;2、紧急制动过程分析 紧急制动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说明。从驾驶人遇到需紧急制动的信号,到踩踏板制动,直到制动结束,全部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过程: ;(1)驾驶人反应时间t1  定义:驾驶人从遇到需紧急制动的信号,到踩到制动踏板所需的时间。 组成:由t1’和t1″构成。 t1‘是驾驶人从遇到制动信号到开始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 t1″是从制动动作开始到右脚踩到制动踏板的时间。 驾驶人反应时间一般为0.3~1.0s,它主要与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状况有关。;(2)制动器作用时间t2  定义:从制动器开始动作到能够发出最大制动力的时间。 构成:它由t2‘和t2″组成; t2是从驾驶人踩到踏板到产生制动作用的时间,也称为制动器反应时间。这是由于制动器踏板有自由行程和制动器摩擦副存在间隙造成的。 t2″是制动力逐渐增大的过程所对应的时间,称为制动力上升时间。 制动器作用时间一般为0.2~0.7s,主要取决于制动系统的结构型式,以及驾驶人踩踏板的速度。;(3)制动力持续时间t3  在这一段时间中,制动力达到稳定的最大值,制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也是使汽车稳定减速的时间。 制动力持续时间的长短是不一定的。这取决于制动前汽车的初速度、制动力的大小、制动器的性能以及???面情况等。一般情况下,紧急制动的目的是停车,所以制动力一般要持续到车停下来为止。在进行检测时,制动持续时间大约维持约2s就可以了。; (4)制动释放时间t4  这是从驾驶人松开踏板直到制动完全消除所需的一段时间,一般为0.2~1.2s。;二、制动减速度与制动距离的分析 1、制动减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若m代表行驶汽车的总质量(考虑了回转部分质量),F为汽车受到来自地面的制动力,则a就是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由于可以认为m是固定值,a与F成正比关系,因此图中制动力F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制动减速度的变化曲线是基本一致的(不考虑迎风阻力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以前一般用“平均减速度”或“最大减速度”作为衡量制动性能的一个指标,但“平均”或“最大”的概念不很明确。 在GB 7258—2012标准中,采用了“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ean Fully Developed Deceleration)的概念。MFDD是车辆制动过程中制动减速度的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均值,能真实地反映车辆制动系统的实际状况。;?;?;?;?;?;?;四、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现象 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现象都是紧急制动时容易出现的故障现象,两者都与制动时的受力情况有关。 1、制动跑偏 简单地说,制动跑偏是由制动时的左、右不对称因素引起的,例如左、右轮(尤其是转向轮)产生的地面制动力大小不等、轮胎结构或气压不同、悬架刚度有差异、车辆左右两边载荷不均以及路面状况不同等。其结果都会使制动时左右两侧地面制动阻力不等,车辆就容易驶向阻力大的一侧。;?;2、制动侧滑 制动侧滑是制动时车辆产生横向滑移的现象。在车辆正常行驶或虽制动而车轮未被抱死的情况下,车轮是有一定的横向(即侧向)附着力的。但车轮在制动抱死时,横向附着力几乎全部丧失,因而很容易受横向力的干扰而发生制动侧滑现象。;理论分析和实践都已证明,若制动时前轮先抱死而后轮未抱死(见图a),则前轮首先失去横向附着力,而后轮存在着大的制动阻力。;?;若后轮比前轮先抱死(见图b),则后轮失去横向附着力,但前轮存在着大的制动阻力。 在后轮受到横向干扰而侧滑时,前轴S处成了偏转中心。此时因惯性力Fi作用在S点的后面,导致车辆立即失去稳定性,极易出现甩尾或打转现象。所以后轴先抱死是非常危险的。; 若前、后各轮同时抱死,则在接近抱死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前、后轴的制动效能,算是三者中最好的一种状况,但完全抱死后汽车会丧失操控能力。总之,制动抱死对安全行车是不利的。;10.2对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评价及国标规定 ;一、对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行车和停车的安全,对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