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鱼
《中药大辞典》
【出处】《本草从新》
【拼音名】Dài Yú
【别名】鞭鱼(《医林纂要》),带柳(《福清县志》),裙带鱼(《柑园小
识》),海刀鱼、鳞刀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来源】为带鱼种动物带鱼的肉。
【原形态】体延长呈带状,甚侧扁,体前部背腹缘几呈平行状,向尾部渐细。
体长约 70 厘米。头狭长,前瑞尖锐,背面以眼间隔处为最宽,侧面平坦,腹面
狭窄,吻长而尖。眼中等大,位高,眼上缘达头背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
凹。鼻孔小,每侧 1 个,长椭圆形,位于眼前方。口大,不倾斜,口裂后缘达
于眼的下方。下颌长于上颌。牙发达,上颌前端有大犬牙 2 对,尖端具倒钩,
闭口时可嵌入下颌窝内;下颌前端有犬牙 2 对,较上颌者小,闭口时露于口
外。上下颌每侧各有侧扁而尖锐的牙齿 1 列。舌及犁骨均无牙。鳃耙细短,大
小不规则。体光滑无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有显著弯曲,折向腹面,沿
腹缘向后几成一直线。背鳍长,130~144,起点在鳃孔后上角前方,几沿背缘
的全长。臀鳍 107~113,仅刺尖外露。胸鳍短尖,11~12,位较低。无腹鳍。
尾长,向后渐细,末端成鞭状。体银白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具细小黑点。
尾呈黑色。
【生境分布】栖于外海之中下水层,有洄游习性。分布很广,我国自黄、渤海
至南海均有。
【化学成份】食部每100 克含水分 74 克,蛋白质 18.1 克,脂肪 7.4 克,灰分
1.1 克,钙 24 毫克,磷 160 毫克,铁 1.1 毫克,硫胺素 0.01 毫克,核黄素
0.09 毫克,尼克酸 1.9 毫克。鲜带鱼每公斤含碘 80 微克。每 100 克含维生素
A50 国际单位。咸带鱼食部 100 克含水分 50 克,蛋白质 24.4 克,脂肪 11.5
克,灰分 13.9 克,钙 132 毫克,磷 113 毫克,铁 1.0 毫克。
【性味】① 《本草从新》:甘,温。② 《医林纂要》:甘,咸,平。
【功能主治】① 《本草从新》:补五脏,去风杀虫。② 《食物宜忌》:和中开
胃。③ 《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注意】① 《药性考》:多食发疥。② 《随息居饮食谱》:发疥动风,病人忌
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
【拼音名】Dài Yú
【英文名】Cultlassfish
【别名】鞭鱼、带柳、裙带鱼、海刀鱼、鳞刀鱼、白带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带鱼科动物带鱼的肉、鳞、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Trichiurus haumela (Forskal)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
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带鱼,体带状,很侧扁。前部背腹缘几平行,体长一般50-70cm,
大者长达 120cm。头狭长,尖突吻尖长。眼中大,位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
凸。口大;平直,口裂后缘达眼下方。下颌长于上颌,突出。牙强大,侧扁而
尖,两颌前端各有 2 对倒钩状大犬牙,上颌具侧牙 10-13;下颌具侧牙 12-14。
鳃孔宽大,鳃耙(8-14)+ (15-24),细短。体光滑,鳞退化为银膜。侧线于
胸鳍上方显着下弯,沿腹缘伸达尾端。背鳍 1285-145,起点在头后部,延达尾
端。臀鳍 88-13-13,完全由分离小棘组成,仅棘尖外露,第 1 鳍棘甚小。胸鳍
11-12,短尖而低。无腹鳍。尾鞭状,尾鳍消失。体银白色,背鳍上关部及胸鳍
浅灰色,具细小黑点。尾暗黑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暖水性中下层回游鱼类,栖息于水深60-100m 泥质
海底。主食毛虾、乌贼及各种鱼类,白天沉至深处,夜间上浮表层。5-7 月于
河口外咸淡水区产卵,怀卵量 3.5 万-19.6 万粒,浮性卵。秋末冬初,鱼群由
背微南沿 30-60m 等深线进行越冬回游。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分布:我国沿
海均有分布。
【化学成份】带鱼食部含水分,蛋白质,脂及,灰分,钙,磷,铁,硫胺素
(thiamine),核黄素(riboflavine),烟酸(nicotinic acid),碘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补虚;解毒;止血。主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疮疖痈肿;外
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鱼肉煎汤或炖服,150-250g;或蒸食其油;或烧存性研
末。外用:鱼鳞适量,敷患处。
【注意】不宜多食。
【各家论述】1. 《本草从新》:补五脏,去风杀虫。2. 《食物宜忌》:和中开
胃。3. 《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摘录】《中华本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