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 公开课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被称为“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把4000万农奴变成4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然而,这位善良和高尚的“解放者” 却屡遭暗算:他侥幸逃脱了1866年的那次暗杀,1873年又有人向他开了5枪;1879年有人预谋炸毁他的专列未果,1880年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他幸免于难。他呼喊道:“是什么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呢?” ​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 导: 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 2、经济上: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 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 他干了什么? 1、政治上: 3、组织上: 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二一九法令”(1861.3.3) ​ 课程标准: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 思: 1.经济初见成效:归纳1861年农奴制改革如何推动了俄国的经济近代化(表现和原因)(P99第1、2段);分析俄国经济近代化的局限性(P100第1段) 2.政治深入推进:列表总结政治的缓慢变革( P100第3-6段) 3.改革戛然而止:归纳改革后新的社会矛盾的表现( P101第2-4段);并分析1861年改革的性质,根本目的(P101第1段) 领域 措 施 评 价 政治 司法 军事 教育 局限 进步意义 ​ 议: 100漫画回答:“文明的火炬”指什么?“到西伯利亚去”说明了什么? 2. P102【学思之窗】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 ​ 领域 措 施 评 价 政治 司法 军事 教育 局限 进步意义 激情展示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地主、富农、资产阶级进入自治机构。 有财产限制; 权力上有限制,实权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员手中。 废除了等级审判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促进军队的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推动教育近代化 改革后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政 治 改 革 ​ 观看漫画思考:“文明火炬”是指什么?“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 思路提示: “文明火炬”是指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 “到西伯利亚去”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展 ​ 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 ​ (1)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壮大,成为最具革命性的阶级),从而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 (2)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直接反对的目标。 评: 一.任重而道远——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之路 1.1861年改革的遗产: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得以壮大; 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残余的存在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2.近代化道路的新突破 1905年革命(推翻沙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社会主义革命) 1861——1917资本主义近代化阶段 1917——1991社会主义近代化阶段 亚历山大二世遇害,新沙皇中止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制,促进革命形势走向成熟 ​ ​ 1.俄国近代化的特点: 进步与落后并存: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但其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依然使它相对落后。 依赖于内部发展和建设:俄国的国土广阔,内部资源、市场潜力较大。 改革与革命并举 英国、法国、美国通过革命的途径比较早的走上近代化道路 德、意、通过统一战争;日本通过改革的途径走上近代化。并且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走了一条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十分明显。 中国走了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路 评 : 二、殊途而同归——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 2.其他国家的近代化之路 走向近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情不同,近代化道路呈现多样性。 结论: 评: 三、史家争鸣——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的性质 观点

文档评论(0)

haolaosh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