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以乐景写乐情; (2)以哀景写哀情; (3)以乐景写哀情; (4)以哀景写乐情。 正衬 反衬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寓情于景 情与景的关系 第2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1)以乐景写乐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作为乐景本身,已然生意盎然,惹人喜爱。作者再着以“最爱”二字,又加上“行不足”地赏玩,更是乐在其间。 第2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江 行 【宋】严 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注]声。 【注】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2)以哀景写哀情 第2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提问: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1)写景特色: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榴花在室外竞放,红艳似火,色泽鲜艳,耀人双眼, “绿”与“红”相映衬、“暗”与“明”相对照,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构筑了浓艳明丽之景.写景技巧+景物特点) (2)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3)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第2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4)以哀景写乐情。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析: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景是“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是何等的喜悦。 第2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区 别 一 区 别 二 第2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从军行七首(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问:“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 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 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以景结情 第2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前三句主要写景,饱含感情,含蓄委婉(1分);末句则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1分)。前三句蓄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句点破,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2分) 第3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径。 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第3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1点55分,星期六 阅读下面的诗歌,说说它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