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ocxVIP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在此视域下,教育应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发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大学语文作为高校母语教育公共课程,具有“工具—人文—审美”三位一体的优势和特点,在课程里将生态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值得探索的课题。大学语文应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培育公正友善的人格;凸显“诗教”的文学特质,培养和谐高雅的生态审美情趣;践行知行合一,融天地之心于社会关爱的实践;在教学理念上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生态文明人文母题;在教学方式上重视分享与实践;在教学资源上较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06-0115-03   一、当代教育的生态文明视域   人类在创造了原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提出了要创建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和教育的热点。作为生活在自然之中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可以说,原始文明是“原始和谐”,农业文明是“相对和谐”,而近代以来创造了丰富物质产品的“工业文明”则和自然是“对立、不平等”的关系。工业文明17、18世纪在欧洲产生,随后在全球扩展,在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带来了对环境的巨大损害。到了20世纪中后期,各国的环境理论渐次兴起,20世纪末期“生态文明”概念和基本思想由苏联和美国学者提出[1],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文明在中国得到特别重视,其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行动纲领。生态文明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核心特征是尊重自然、科学运用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为何在我国得到社会广泛且深度的认同,一是因为当前我国深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损害后果的制约,近年来面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此前多年的环境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社会发展亟须全面转型;二是因为生态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多有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向善、俭约自守等思想,和现代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珍爱自然、和谐共生、重视人文发展等精神十分契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视域下,教育工作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无论教育理念整体的更新还是具体课程的微观应用,都应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2]。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千百万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中国高校(含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总规模将达到3550万,大部分大学生都将在毕业后选择就业,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工作者,都需要面对和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然而,问卷调研和实践观察显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境意识整体较为薄弱,欠缺生态和环境知识与技能,爱护生态和环境的践行程度低,极少关注和参加生态环境的公益活动。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多元文化和不良现象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多元文化思潮的进入,社会生活及媒体上贪图、攀比奢华物质享受的现象常有出现,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滋生以浪费资源和过度消费为荣的错误观念,这与生態文明的精神和要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是当前高校的生态与环境教育较为薄弱。当前普通高校较多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生态文明和环境素养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3]。在国家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伟业的视域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工作尚在起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既需要宏观上从整体设计,也需要从课程教育上点滴渗透。本文拟从微观角度,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如何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除中文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近年来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既承担在中学语文基础上提高学生汉语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