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资源整合的几点思考
【摘要】古诗词,语言精练,情感强烈,意境优美,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重视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可以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资源整合: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伟大的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古诗词,语言精练,情感强烈,意境优美,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重视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可以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是挖掘文本,拓展延伸,欣赏一组诗,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比较阅读,使学生对所学古诗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更好地入境悟情。
一、资源整合,要有必要性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时期,一种独特的感受,一种别样的心情。但由于古诗词距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年代久远,且使用的是古汉语,学生很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地引入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可以降低古诗词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歌内容,感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体悟这首诗中,杜甫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和还乡快意,教师可以做这样的背景介绍:公元762年冬天,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胜仗,收复了洛阳、开封等地。第二年春天,叛军头目纷纷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诗人多年以来,一直漂泊他乡,颠沛流离,想回故乡而不能,只因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然传来叛乱已平的捷报,杜甫喜极而泣,悲喜交加,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乡。遂提笔写下这首生平第一快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经意间已经把学生带入了诗境当中。
二、资源整合,要有相关性
1.以课文为基点,引入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按题材,大致可以分为送别诗、边塞诗、思乡诗、田园诗等等。同一题材的诗词,往往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表达的情感上,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
如张籍的《秋思》,可以和岑参的《逢入京使》比较阅读。秋风乍起,勾起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张籍的思乡之情,诗人铺纸提笔,思绪万千,竟不知从何说起,“欲作家书意万重”。信写好了,送信的人要走了,诗人又觉得话没说完,即使拆开信封,他不一定要添上什么话,这一微妙的心理感受,只因“思乡”二字。不管我们的意志多么坚定,志向多么远大,情感都是脆弱的。岑参赶赴安西,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途中正好遇到了东归洛阳的使者,思乡之情犹如开闸的洪水,再也按捺不住,“双袖龙钟泪不干”!张籍写好了家书,一直觉得没写完,而岑参压根没时间、没条件写家书,“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场秋风,一位入京使者,勾起了两位诗人的浓浓思乡意,切切故乡情!
2.以课文为基点,引入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可以和《月下独酌》比较阅读,感受大唐李白曾经的孤独落寞与浪漫情怀:前者以山为友,“相看两不厌”,后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和《赠汪伦》比较阅读:前者是李白送别孟浩然,地点在黄鹤楼,后者是汪伦送李白,地点在桃花潭边,前者以目光送别,后者以歌声送别,同样表达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以课文为基点,引入同一篇目的其他内容。比如《诗经·采薇》节选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能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感受出征将士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以课文为基点,引入同一意象的其他作品。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之末,可以引入让黄鹤楼名声大噪,让李白擱笔的崔颢名作——《登黄鹤楼》,进行拓展阅读。
公元730年,李白要送他仰慕、敬重的孟浩然到繁花似锦的扬州去,高调自信、豪情万丈的大唐第一才子李白,为什么选择在黄鹤楼为挚友践行?
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天宝三年,大唐李白登上黄鹤楼:滚滚长江东逝水,江东美景尽收眼底!遂诗兴大发,欲题诗留念,不料,一抬头,看见了崔颢的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