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马工程知识产权法学(第二版)教学课件02.pptx

高教马工程知识产权法学(第二版)教学课件02.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知识产权法学》编写组 第二章 著作权的取得 与归属 目 录 本章导语 第二章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著作权取得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归属的基本原则和特别规定。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著作权取得的基本原则分类,理解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与特别规定。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类型著作权取得原则各自的优劣;作者的概念;拟制作者的内涵;特殊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第二章 第二章 注册取得原则:作品创作完成以后,还必须到著作权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才能取得著作权。 好处:是确权诉讼的有效手段。 不足:手续繁杂,与《伯尔尼公约》相背,容易导致思想审查的后果。 第二章 加注标记取得原则:要求作品出版时须在每一复制件上加注著作权标记。 简单易行,是取得著作权的初步证据。 《世界版权公约》采纳了这种原则。按照《世界版权公约》的规定,著作权标记包括三项内容: a.“不许翻版”“著作权保留”“著作权所有”之类的声明,或须将其缩略为字母C(C是英文Copyright的首字母)的外面加上一个圆圈,如果是音像制品,则在字母P(P是英文Phonogram的首字母)的外面加上一个圆圈; b. 著作权人的姓名或名称; c. 作品的出版年份。 第二章 自动取得原则:作品创作完成以后,著作权自动产生,无须履行任何手续。 好处:自动取得原则保护水平高,作品一旦完成,不会因为任何人为因素而丧失著作权,能够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不足:在于发生著作权纠纷时,确认著作权归属存在一定技术上的困难。 我国著作权法实行的是自动取得原则,作品创作完成之后,无须履行任何手续,即可取得著作权。 第二章 第二章 一、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我国著作权法实行自动取得原则,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著作权即自动产生。著作权原则上属于作者,但是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作者的概念和条件 作者是创作作品的自然人。 成为作者应具备两个条件: 作者是具有思维能力的自然人。 作者必须实际创作了作品。创作是设计并完成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形式的行为,是从构思到表达完成的过程。 第二章 一、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二)拟制作者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能否成为作者,有不同的看法。 反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可以成为作者的观点认为:作者只能是具有思维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没有思维,没有意志,不可能直接成为作者,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思维或者意志最终还要通过自然人来实现。 支持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可以成为作者的观点认为:自然人是事实作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满足某种利益需求,在法律上也可以把自然人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视为作者,赋予其以作者的法律资格。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多数国家著作权法并不禁止把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当作作者。 第二章 一、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二)拟制作者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原则上,只有自然人才可以作为作者。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被视为作者,称之为拟制作者。这类作品被称为法人作品。 在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视为作者: 第一,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主持创作,即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人员负责组织该项创作,而不是由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工作人员自发进行。 第二,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代表、体现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意志,一般是依法或者按照章程而体现出来。 第三,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而不是由执笔人负责。 第二章 一、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三)作者的推定 我国《著作权法》对作者的认定实行推定原则,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被推定为作者,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作者的署名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法人等团体的实际名称、假名、艺名、简略名称等。 署名的通常方式:以作品的种类、作品的利用形态等确立的习惯而定。 第二章 一、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三)作者的推定 当署名发生争议时,应当结合作品的性质、类型、表现形式以及行业习惯、公众的认知习惯等因素做出综合判断。在没有通常习惯时,应当考虑经济技术因素对署名的影响。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作者在作品上的信号、记号等可以机读的方式识别,也应当包括在作者署名的范围内。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认定在作品上署名的人是作者时有一个前提,即“有相反证明的除外”。如有相反证据证明,署名的人非为作者或者真正作者未署名的,应当根据证据进行认定。作者等著作权人也可以就著作权人身份、享有的著作权、邻接权类型向国家版权局认定的登记机构进行登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共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