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积累
2016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积累
一、常用实词知识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
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积累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例释1.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曾
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3.从
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
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4.得
(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5.道
(1)(正确的)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政治的理想境界。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仁政。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当
面对,对着。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应当。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7.方
指面积。例: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位、方向、处所。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3)当……时。例:方其远出海门(《观潮》)
(4)将要。例:方欲行(《狼》) (5)正在。例:方出神(《童趣》) 8.国
(1)国防。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家。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3)国都,京城。例: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 (4)国事。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地势。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9.会
适逢。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体会,领会。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3)汇集。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
10.见
(1)看见。例:清澈见底(《满井游记》)/见渔人(《桃花源记》) (2)拜见。例:徐庶见先主(《隆中对》)/于是入朝见威王(《邹
忌讽齐王纳谏》)
(3)接见。例: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4)了解。例: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5)认识。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6)xiàn,引见。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11.将
(1)将要。例:将以攻宋(《公输》)/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2)带兵。例: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带兵的人,将领。例: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带领。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5)扶持。例: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拿。例: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和,与,同。例:暂伴月将影(《月下独酌》) 12.尽
(1)全部取得。例:利尽南海(《隆中对》) (2)尽兴。例: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3)尽头,到头。例: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穷尽。例: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
完,没有了。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全,这里作动词,“吃尽”。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3.文
(1)文章。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文字。例: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3)文采。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4)刺花纹,画着文采。例:皆披发文身(《观潮》) 14.知
知道。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同“智”,聪明,智慧。例: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产养殖公司资产转让合同.docx VIP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Midea美的厨房大电器嵌入式微蒸烤一体TR850E-TSBC00 外观3R5 微波烤箱 BG5050W CCC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考试命题细则.doc VIP
- 水电技术标解析.doc
- ANSI-ESD S20.20-2021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的静电保护.pdf VIP
- 经济发展与社会热点学习通期末考试答案2023年.docx VIP
-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表贴电机弱磁算法.doc VIP
- 深圳大学《光通信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整本书阅读优质课《中国神话故事》导读课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