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 引 言
自1964年Snitzer等人研制出首台光纤激光器以来[1],由于其具有结构紧凑、热管理方便和光束质量优良等诸多优势,光纤激光器受到科研人员的持续关注。随着双包层光纤、高亮度半导体等技术的发展,光纤激光的输出功率已经达到万瓦量级[2-3],并在工业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遥感探测[4-6]、非线性频率转换[7-8]和光束合成[9]等领域对激光的线宽有特殊的要求。例如,原子光钟要求激光的线宽达到10 Hz量级[10];光谱合成的激光线宽一般在数10 GHz (0.1 nm量级@1 μm波段)以内,但激光功率一般需要达到千瓦以上[11-12]。在应用需求的牵引下,近年来窄线宽光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