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 高武 生平简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名医高武 生平简介 姓名 高武 字 暂无资料。 别名 梅孤 去逝时间 暂无资料。 所在朝代 明末 出生地区 鄞县 主要成就 暂无资料。 擅长领域 针灸 代表作品 《针灸聚英》等 一、高武简介: 高武,明代医家名。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于十六世纪。号梅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喜读书,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习。嘉靖间,中武举,以策干当路,因不合弃归。晚年研究医学,尤长针灸。著《针灸聚英》4卷(1529),《针灸节要》3卷(1537),《痘科正宗》4卷,还有《射学指南》、《律吕辨》、《发挥直指》等。 二、人物介绍: 高武,号梅弧,明代(约15~16世纪)四明(今浙江鄞县)人,著名针灸家。《鄞县志》称其:“负奇好读书,凡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闲习”,“嘉靖中北上考武举,晚乃专精于医,治人无不立起,曾慨近时针灸多误,于铸铜人三,男,妇,童子各一,以试其穴,推之人身。 三、主要著作: 《针灸聚英》4卷(1529)主要汇集了十六世纪以前十多种针灸医籍的理论与临床经验,结合作者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而成,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针灸学专著。另有《针灸节要》3卷(1537)、《痘科正宗》4卷、《射学指南》、《律吕辨》、《发挥直指》等书。 四、学术内容: 1.秉崇《内》《难》,提倡针、灸、药三者得兼高氏学识渊博,晚年专心医事,精研针灸,师宗《内》、《难》,旁究诸家,对《内经》、《难经》的针灸理论及针灸手法十分推崇,在这一观点基础上,高氏在针灸理论方面多以前代医家的言论与《内》、《难》理论相互印证,并加以评论,对促进和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明代,针灸发展转入低潮,而高武针对当时“活人之术止于药,故弃针与灸而莫之讲”的重药轻针轻灸思想,严厉批评只会用药,“非药饵所能愈,而必使夫刺者,则束手无策,自愧技穷”的倾向,指出“针灸药,皆为医家分内事”,“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医生只有技术全面,才能随时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遵古不泥古,首立“东垣针法”高氏十分遵崇前人的经验,在《针灸聚英》中他多次引用张仲景、李杲、滑伯寿、王洁古等医家的学术观点和针灸经验即是明证,对古人的经验既推崇倍至,又不固执拘泥。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对中医学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后人多重视其在基础理论和方药上的宝贵经验,却忽视了他造诣颇深的针灸学术思想。而高氏则十分重视李氏在针灸上的成就,并特立“东垣针法”于卷2之中。3.注重经脉经穴流注,首创腧穴主治归纳高氏摆脱了以往经脉腧穴以头面腹背分行,手足分经的排列形式,按经脉气血流注顺序把腧穴循经排列,加强了经络学说对针灸临床的重要指导作用,给后人学习针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使穴位的共性、特性得到充分显示,以指导临床治疗。4.重实践择善从,创子午流注纳子法高武注重实践,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如在取穴问题上,高氏强调因人而异,不苟同当时沿用的杖量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之。高氏对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注纳甲法提出了质疑,他根据临床经验,主张定时用穴,倡导子午流注纳子法。 五、临床应用: 暂无资料。 六、后世影响: 暂无资料。 七、轶事典故: 暂无资料。 八、后人评价: 暂无资料。 九、主要经历: 高武,字梅孤。明代正德、嘉靖(公元1506~1541年)初在世。鄞县(今宁波市)人,著名针灸家。幼好学,晓天文、乐律、兵法,善骑射。嘉靖时,考中武举人,官至总兵,因志愿未遂,愤然弃官归里,专究医术,治无不效,名声大振。武慨叹当时针灸取穴多误,乃铸男、妇、童子三铜人,累试其穴,推之人体,所取毫发不爽。 十、相关论述: 暂无资料。 十一、重要观点: 暂无资料。

文档评论(0)

13065508991有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持证人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3日上传了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