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名医张文仲 生平简介
姓名
张文仲
字
暂无资料。
别名
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
700年
所在朝代
唐
出生地区
洛州洛阳(今洛阳市)
主要成就
暂无资料。
擅长领域
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
《疗风气诸方》
一、张文仲简介:
张文仲,古代医家名。张文仲,洛州洛阳(今洛阳市)人。年轻时就与洛阳人李虔纵、京兆(今西安)人韦慈藏以医术高明而闻名于世,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之职。他善疗“风疾”,成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宫廷内著名的御医。《旧唐书·方伎传》载,“武则天、中宗以后,诸医咸推文仲(李虔纵、韦慈藏)等三人为首”。
二、人物介绍:
张文仲,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代著名医家,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善疗风疾,精于灸术,撰《张文仲灸经》一书,已佚。还著有《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随身备急方》三卷,均佚,佚文可见于《外台秘要》。
三、主要著作:
撰有《随身备急方》三卷(见《新唐书》)、《法象论》一卷(见《宋史·艺文志》,《宋志·补编》作《法象语论》),《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一卷(见《宋史·艺文志》、《旧唐书·本传》)等书籍。张文仲治疗“风疾”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医学史上独树一帜,很有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他还把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成医典,撰有《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方诸方》和《随身备急方》等,书中记载了张文仲利用民间用铜屑治牛马骨折的经验,治疗人体骨折的方法。
四、学术内容:
暂无资料。
五、临床应用:
暂无资料。
六、后世影响:
暂无资料。
七、轶事典故:
据《新唐书·后纪》记载: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高宗突然病重,“头眩不能视”,情况十分危急。张文仲奉命应诊,很快查出病因,建议立即针刺头部,使之出血,就可医好。而权倾朝野的武则天以为张文仲故意戏弄高宗,要处死张文仲。高宗说道:“侍医议疾,何罪之有?更何况我病得很厉害,还是让他医治吧!”张文仲赶紧实施了针刺治疗,高宗的症状果然消失,头眩没了,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武则天非常高兴,连连致谢,说道:“天赐我师!”又赐予他珍宝以示奖赏。一天,武则天在神都洛阳宫中召集大臣议事,宰相苏良嗣因拜跪突然栽倒在地,不省人事,武则天立即令张文仲、韦慈藏遂即至苏宅对其实施救治。张文仲认为苏的病是由于长期聚积忧愤、邪气冲激引起的,病情十分危重。如果疼痛扩散到胸肋,那就很难治了。不一会儿,果然痛冲胸肋。张文仲说:若痛入心,就无可救药了。稍迟,苏良嗣果真心痛起来,药也无法吞服。到了傍晚,苏便不治而亡。朝廷上下对年过八十五岁的老臣苏良嗣病故并不感到奇怪,对张文仲的料病如神却无不赞赏。
八、后人评价: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医学同其他领域一样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系统整理了医学理论、临床经验,涌现了《唐新本草》等医学专著;国际间医学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同时,朝廷的关心支持也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出现了一大批名医杏林高手,张文仲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九、主要经历:
暂无资料。
十、相关论述:
暂无资料。
十一、重要观点:
暂无资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