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八 仲秋纪 论威原文及翻译.pdfVIP

吕氏春秋卷八 仲秋纪 论威原文及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氏春秋卷八仲秋纪 论威原文及翻译 卷八 仲秋纪 论威【原文】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 危、过胜之所在也。过胜之,勿求于他,必反于己。人情欲生而恶死,欲荣而恶辱。死生荣 辱之道一,那么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那么令 可使无敌矣。令能无敌者,其兵之于天下也,亦无敌矣。古之至兵①,民之重令也,重乎 天下,贵乎天子。其藏于民心,捷于肌肤也,深痛执固,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假设此那 么敌胡足胜矣?故曰:其令强者其敌弱,其令信者其敌诎②。先胜之于此,那么必胜之 彼矣。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③不得已也。举凶 器必杀,杀,所以生之也;行凶德必威,威,所以慑之也。敌慑民生,此义兵之所以隆也。 故古之至兵,才民未合④,而威已谕矣,敌已服矣,岂必用袍鼓干戈哉?故善谕威者, 其未发也,于其未通也,窅窅⑤乎冥冥,莫知其情,此之谓至威之诚。凡兵,欲急疾捷先。 欲急疾捷先之道,在于知缓徐迟后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而 不可久处,知其不可久处,那么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⑥。虽有江河之险那么凌之,虽 有大山之塞那么陷之。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耳无有闻,一诸武而已矣。冉叔誓 必死于田侯,而齐国皆惧;豫让⑦必死于襄子,而赵氏皆恐;成荆⑧致死于韩主,而周人 皆畏。又况乎万乘之国而有所诚必乎?那么何敌之有矣?刃未接而欲已得矣。敌人之悼惧惮 恐、单荡精神,尽矣,咸假设狂魄,形性相离,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虽有险阻要塞、 铦兵利械,心无敢据,意无敢处,此夏桀之所以死于南巢也。今以木击木那么拌,以水投水 那么散,以冰投冰那么沈,以涂投涂那么陷,以疾、徐、先、后之势也。夫兵有大要,知谋 物之不谋之不禁也⑨,那么得之矣。专诸是也,独手举剑至而已矣,吴王壹成⑩。又况乎 义兵,多者数万,少者数千,密其躅路,开敌之涂,那么士岂特与专诸议哉!【注释】①至 兵:正义之师。②信:通“伸〞,这里是畅行无阻的意思。诎:通“屈〞,屈服。③犹:通“由〞, 由于。④才民:士民,古代四民之一,四民指士、商、农、工。这里指士卒。合:古代交 战为合。⑤窅窅〔yǎo〕:意思跟“冥冥〞相近,潜藏隐晦的样子。⑥兔起凫举:比喻行动迅 疾。起:疾跑。凫:水鸟名字,俗称野鸡。举:起飞。死殙之地:指地势险恶的绝地。殙: 气绝。⑦豫让:春秋末年晋国人,晋卿智瑶的家臣。智瑶被赵、韩、魏三家灭掉后,他一 再谋刺赵襄子,事败后自杀。⑧成荆:春秋时期齐国勇士。⑨知谋物之不谋之不禁也:懂 得算计敌人考虑不到以及不防范的地方,就是懂得“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物:这里指敌 方。“谋〞下的“之〞字作连词用,相当 “与〞。⑩吴王壹成:春秋时,吴国人专诸借献鱼 的时机用藏在鱼腹的匕首为吴公子光 〔即阖闾〕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也当场被杀,也因此一 举成就了吴王阖闾,使他当上了吴王。壹:通“一〞。【译文】义,是万事的法那么,是君臣、 长幼、亲疏产生的根底,是国家治乱、安危、胜败的关键。胜败的关键,不要向别的方面寻 找,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寻找。人的本性都是要生而厌死,想要荣誉而厌恶耻辱。生死荣辱的 道理归结在义字上,就可以使部队将士思想统一了。但凡军队,应有很多人,军心必须一致。 三军思想统一,就可以使号令畅行无阻。号令畅行无阻的君主,其军队也就天下无敌。古代 正义之师,人民尊重其号令,把号令看得比天下还重大,比天子还尊贵。号令藏在百姓的心 里,感受在肌肤上,深切牢固,不可动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它改变。如此,敌人自然不 攻自破,哪里值得一击?所以说:遇到把号令看得不可冲犯的军队,其敌手必然软弱;号令 发布畅行无阻的军队,其敌手必然屈服。在朝廷中发布命令时已经战胜敌手了,因此,在原 野上战胜敌手自然是必定的。但凡兵器都是天下的凶器,勇武是天下的凶德。举凶器,行凶 德,是迫不得已。举凶器必定想要杀人,杀恶人是能使人民得以生存的手段;行凶德一定要 显示武力来使人畏惧,使人畏惧是叫敌手屈服的手段。敌手畏惧屈服了,人民就能获得生存, 这是正义之师兴盛的原因。所以古代正义之师出征,两军尚未交锋,而威力就已经显示出来 并发挥作用,敌手因此已经降服,难道还一定要冲锋厮杀才能见出分晓吗?所以,善于显示 威力的队伍,他的威力往往在他尚未发挥、显现之前就已经产生作用。他的威力深远难见, 没有谁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这就是威力到达极致的情况。但凡用兵打仗,应该行动迅速, 先发制人。要想行动迅速,先发制人,方法在于明辨缓慢、落后与迅速、争先的区别。行动 迅速、先发制人,这是决定正义之师胜利的因素,因而不

文档评论(0)

134****32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