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方山子传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xVIP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宏肆,明白晓畅;其诗善用比喻夸张,富有哲理;其词豪迈旷达,独具风格。有诗文集《苏东坡全集》。第2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诽谤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对一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遭遇,别有感触。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遇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词,语多深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第3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注字音2.识通假前十有九年(“有”通“又”)第4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解多义 第5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第6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4.辨活用(1)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宗,引申为学习,效法)(2)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庵:名词作状语,在庵中)(3)余既耸然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4)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5)见方山子从两骑(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5.分古今(1)然终不遇古义:不被赏识,得不到重用。 今义:没有遇到。(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以前留下的样子。 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第7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环堵萧然古义:指墙。 今义:堵塞。(4)方屋而高古义:帽顶。 今义:指房屋。(5)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6)使从事于其间古义:任职。 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第8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6.明句式(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判断句)(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3)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省略句)(4)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5)鹊起于前(介宾短语后置)(6)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介宾短语后置)(7)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介宾短语后置)第9页/共15页走进作品基础练习7.积名句(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第10页/共15页句段点评自主探究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至“因谓之方山子”。点评苏轼匠心独运,抛开了常见先叙其姓名、籍贯、世系,而后逐一铺叙其生平行止的布局方法,另辟蹊径,从陈季常得到“方山子”这样一个特殊称号的缘由写起。这样的起笔交代了他所要表现的这个人的特殊经历:少时好侠,壮时苦读,但终不遇于时,晚年隐居,并交代了他的特殊称号的来历。这一段有点近似现代新闻消息中的导语,它将最关键、最本质、最能吸引人的事实告诉了读者。这种起笔,突兀而起,不同凡响。第11页/共15页句段点评自主探究2.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翻译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点评方山子听到苏轼因诗文贬官黄州,“俯而不答,仰而笑”,逼真的“隐人”情态如在眼前。但我们却能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陈季常的无限感慨,这感慨作者没有明写,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更强。3.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翻译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癫,浑身肮脏,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点评作者借赞美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人品,寄托自己同为“不遇”之人的无限感慨。以问句作结,寄慨于叹,使文章余波荡漾、含蓄不露,耐人寻味。第12页/共15页句段点评自主探究1.作者为方山子立传,抓住他最突出的特点——“异”,而方山子之“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文章一开始,作者便写出了传主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后折节读书,有志用世;到了晚年,由于无所遇合,乃隐于光、黄之间。而他的隐逸,又并非是无法走上宦途,可见他的理想不是追求个人地位。方山子家境殷富,而自愿过“庵居蔬食”的生活。他能“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戴着方屋而高的帽子,表现出种种奇异行为。在表现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传主少年和晚岁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少年时何等意气风发,纵横驰骋;晚岁时又是何等安贫乐道,心境恬然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