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考纲下载;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 和
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3)行动纲领:《 》。;当代人;发展的观念;[指点迷津] 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生态环境;发展模式;[指点迷津]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别关注]
(1)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
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2)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
促使其不断更新。;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 、生态环境之间的
关系, 利益与 利益的关系;发达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参与:维护 ,珍惜自然资源,保护 。
[特别关注] 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是公众参与。只有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被接受并得以实施,观念才可能转变为现实。;[考点一线串];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观念;[应用闯一关]
1.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上述国际会议
所讨论议题密切相关的是 ( );(2)2009年12月7~18日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确立了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解??:第(1)题,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C图反映了这一问题。A图反映的是水污染,B图反映的是酸雨的危害,D图反映的是植被的破坏。第(2)题,“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集中体现了公平的观念。
答案:(1)C (2)B;[考点一线串];;[应用闯一关]
2.读某地生态园区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功能区的对应,正
确的是 ( )
①甲——居住区 ②乙——种植区 ③丙——水源区 ④丁——乳畜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对该生态园区的叙述有误的是 ( )
①存在废渣、废水和废气的污染 ②实现了物质的充分循环 ③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和肥料 ④不需要任何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甲产出生活污水,说明甲为居住区;丁向乙提供饲料和饲草,说明丁为种植区,乙为乳畜区;丙向甲和丁提供水源,说明丙为水源区。第(2)题,图示生态园区的核心部分是沼气池,它将废渣、废水、废气充分利用,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无需从外部购进原料、燃料和肥料,但要精心设计,需要一定的技术。
答案:(1)C (2)D;[例] (2011·安徽高考)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1)图中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空气湿度减小,干旱、洪涝频率增大,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不利于种植水稻和甘蔗,所以该地不能推广蔗基鱼塘和水稻种植,该地有湖泊水灌溉,耕地较多,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答案] (1)A (2)C;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1.地理环境整体性图;2.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的成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水产品冷冻加工技术-授课.pptx
- 第三章求职礼仪.pptx
- 第三章环境质量评价.pptx
- 第三章税法的构成要素及分类.pptx
- 第三章筹资决策.pptx
- 第三章筹资管理权益筹资2.pptx
- 第三章绩效计划与指标体系的建立.pptx
- 第三章质量认证制度.pptx
- 第三章金融资产(1)(1).pptx
- 第三篇优秀员工的培养.ppt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