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构建数学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
观课感想
学习了“如何构建数学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这一专题和老师执
教的《相遇问题》之后,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
一些思考。现将自己的点滴想法交流如下。
一、刘雯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课堂教学中的两个特点:
1、创设情境是本课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
相遇问题由于涉及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数量关系较以前有新的突
破,怎样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内
涵并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呢?
刘雯老师在新课标“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
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创设了学生每天经历并熟知的上学情境,有效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较好的实现了“相遇问题”教学
的引入。紧接着在师生的共同探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境让
学生逐次构建了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语言文本模型”、
“直观图画模型”、“数学算式模型”和“数学本质模型”。学生不
仅耳闻目睹了相遇的全过程,理解了“两个物体”、“两个地方”、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相遇”等关键词的含义和相遇
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并能借助构建起的“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进
行自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活
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能力。尤其是刘老师创设的四次“师生现场模拟表演”的情境,不
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在“现场表演——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运动过程中,帮助
学生很好的理解“相遇问题”的内涵。在这里教师善于创设和利用“错
误”的资源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这些“错误”资源,学生感
触较深,故而理解深刻,对于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起着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
2、数形结合是本课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较复杂的两步问题”是本节课重
点探究学习的解题策略。例如:在“自主整理信息”这一环节中,学
生在汇报中,除了“摘录法”、“列表法”之外,还提到了以下方法:
(1)示意图:
(2)线段图:
(3)摆纸条:
在解决某些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的时,利用示意图或线段图这个手段
不但能使学生准确的理解题意,还有助于确定解决问题思路的入口,
寻找解决的路径。学生用示意图或线段图画出了两人行走的路线,展
示出相遇的地点,并标出已知条件,让学生形象地发现“两人所走的
路程之和等于两地之间的路程”的数量关系。同时,摆纸条操作对相
遇模型的构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质疑: 表示
什么?这样的5组又表示什么,为自主构建“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这一数学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种解题策略的分析对比,让学生
感受到“画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的直观性、简洁性和必要性,为学
生清晰而正确地建立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数形
结合不应仅仅作为一种解题方法,而更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二、通过学习,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
1、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应为数学学习服务。可有的课堂,
创设的情境声像俱佳,学生在教师的百般煽情和鼓励下,兴趣盎然、
生动活泼,但是除了华丽的外表,对引发思考、激发探究没有多大意
义。学生由于纠缠于情境中非数学信息而使情境变成“看图说话”,
本应该体现的数学信息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于是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及学生学习
和发展的情境是我们今后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 也是
教学中的难点 , 有不少的数学问题 , 文字叙述比较抽
象 , 数量关系比较复杂 , 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
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中抽
象的数量关系,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画图策略就成了我们
数学应用问题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策略。以线段图作为学生理解
抽象数量关系的一个拐杖,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
系,从而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学生画图策略意识淡薄,如何
让线段图成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一种工具,如何从中低年级起就培养
学生使用线段图的意识和画线段图的能力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教
学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指南》心得体会).pdf
- 28、醉翁亭记 答案.pdf
- 参加集团公司学习培训心得体会.pdf
- 开源血缘分析工具atlas源码讲解.pdf
- 康师傅公司财务报表分析.pdf
- 四年级作文自然景观.pdf
- 氧化镁脱硫原理.pdf
- 国外汽车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pdf
- 小学立定跳远体育.pdf
- 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国才考试ETIC)Task 4产品说明.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