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赏析 本诗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诗人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为“满洛城”的“满”字埋下了伏笔。 赏析 翻译本诗的3、4两句,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为什么笛声会勾起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一夜听到《折杨柳》一曲,哪个人不勾起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呢? 为什么闻笛声诗人会触动乡思呢?第三句诗人点出笛声吹奏的是《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就是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当地杨柳均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之笔,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赏析 主 题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返回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 业 1、背诵所有的诗。2、根据其中一诗中描绘的意境,自拟题目,写一篇散文。 课外古诗词 常宁八中 杨素平 山中杂诗(吴均) 竹里馆(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吴均 注释: ①山际: ②窥: ③檐: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从缝隙中看。 房檐。 说说1、2两句诗的大意: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山边飘来的烟霭,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说说3、4两句诗的大意。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鸟儿在屋檐上飞来飞去,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思考:在这首诗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首描写优美景物的诗,在这首诗里,作者抓住了山峦、烟雾、竹林、落日、归鸟、运气、房屋等景物,把它们交织起来进行描写,让读者在这些自然景象中慢慢回味。 说一说: 根据诗句内容,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作者诗中表现的生活情趣。 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诗歌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返回 竹里馆 王维独 坐 幽 篁 里, 弹 琴 复 长 啸。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来 相 照。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后迁至蒲(今山西省永济县),故又是蒲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中进士,调太乐丞,以罪谪济州司仓。曾在淇上、嵩山一带隐居。张九龄执政,开元二十三年擢其为右拾遗,后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兼判宫。累官至给事中。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车辋川隐居。安史乱起,他被叛军俘获,送至洛阳,他虽饮药称瘖,又写《凝碧池》诗以悲时事,但终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复拜给事中,终尚书右丞。他早年曾有进取之心,写过一些意气慷慨的诗歌。但思想里消极成分较多,三十岁丧妻后,过着独身生活,即喜参禅,张九龄罢相后,他政治上灰心,故寄情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在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更趋消极。他是诗人,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他还精通音乐。这些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介绍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返回 结合背景,说说诗中“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中的“君”指什么? 对句中“君”字的不同解说。有的说是指作者怀念的友人,或为其“送行之人”;沈德潜则云:“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