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茶市场分析报告4.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六安市茶叶产业概述 六安市是安徽省两大重点产茶区之一.2008年可采茶园面积 40.4万亩.其中通过认证有机茶基地2.8万亩.绿色食品茶园认 证4.2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25万亩.茶区主要分布在舒城.霍 山、金寨、裕安、金安五县区86个乡镇,金寨、霍山两县为全 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市已形成了以六安瓜片为首.霍山 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等众多名优茶共同发展的格局.2008 年干茶总产量1 3万吨.产值近5亿元.主产区茶农人均茶叶纯 收入1000元左右,茶业已成为六安广大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之一。 二.六安市茶叶产业分析 1优势分析 (1)生态资源条件优越 六安市茶区地处大别山北麓.海拔在200米一800米.森林覆 盖率在50%以上.佛子岭、梅山、龙河口、晌洪甸、磨子潭等五 大水库贯穿其中,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寒暑温度分明,优越的 生态环境非常符合茶叶生长要求。六安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拥有 舒茶早、金鸡种、棋江种、独山中叶种等适宜栽培的茶树品种, 孕育了六安茶叶优良的内在品质。 (2)历史名优茶品牌显赫 六安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汉代就有茶 树的栽培利用,唐代霍山黄芽已成为当时名茶之一。在明清时六 安瓜片茶更是作为朝廷贡品,解放后六安瓜片作为中国十大名。 茶之一.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如2007年中俄文化年.胡锦涛 主席就向普金总统赠送六安瓜片茶。除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外, 舒城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均是省级知名品牌.受到广大 茶叶消费者的欢迎.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拥有显著的历史名优茶 品牌优势。 (3)区域茶文化丰富 六安市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皖西人民在采 茶.制茶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六 安茶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诗篇和赞誉之词。唐代大诗人李白称 颂”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 《农政全 书》中赞誉”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四大名著之一的 《红 楼梦》中竞有80多处提及六安茶。由此,六安瓜片2008年成功 申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4)产业基础基本形成 六安茶叶生产加工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现有茶叶初、精带J/m 工厂和生产企业约860家.并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 争力的茶叶龙头企业,拥有1家省级和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六安茶叶流通市场已初具规模.全市现有茶叶初级市场310 多个.茶叶集散地110多处.其中六安茶叶大市场和大别山绿色 商城已成为两处较具规模的茶叶专业市场.同时在南京.上海. 北京等省外城市建立销售网点。 劣势分析; (1)茶园种植粗放标准不高 虽然六安茶园面积较大.但区域化、规模化尚未形成.良种 化程度不高.相当一部分是低产茶园.茶树品种老化.稀疏分散. 加之管理粗放、重采轻管.导致茶叶产量低.质量不高.效益不 理想。截至2008年.经过认证的有机,绿色茶园面积仅7万亩. 这些都制约了六安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2)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短 六安茶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存在大量的个体小茶厂.大部 分设备简陋且老化.卫生条件差、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导致茶 叶生产力低下.茶叶的质量卫生难以保证,,近年来公司+基地+ 农户等模式快速发展.但茶叶龙头企业还显得相对脆弱,影响带 动能力有限.不能主导某一名优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的 集中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六安茶叶生产销售 的基本是初级产品,茶叶深加工基本处于空白.产业链短.产品 附加值低。 (3)茶企品牌众多竞争力弱 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小而多.相应商标品牌较多.仅以六安瓜 片为例,就有”徽六”.”齐山 “.”一笑堂”等10多个商标品牌。 由于各自分散运营、竞相挤压.缺乏整体意识和统一运作.无 法有效集聚科技、资金.生产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