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观郭华教授《新课标:让素养落地》感想
郭华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看到了新课标的目标和亮点,对新课标的一些看法做一下梳理。
郭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新课标:
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要体现核心素养导向,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者是理念,不是嘴上说一说的,而是真正能够落实到我们每一节课、我们每一个活动里面。
我们课标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课标实际上是有三个方面,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它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展开和考试评价的依据。当然它同时也是课程实施管理的 最根本的依据,这是它最重要的功能。新课标的功能让其具备了能用、好用、管用三个特点。
我们要做些什么?怎么用?
我们的基本做法,既要有国际视野,但是更重要的就是扎根在我们国家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这个土壤上继续前行。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课程内容结构化,它最终的是要引领和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再有一个我们就是要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个也是说我们既然是分科课程,但是我们又不能停留在分科课程,说分科课程就理所当然,我们是既要承认分科设置课程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反映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如何让素养落地?
我们通过下面这样一些具体的做法,一个就是目标表述的素养转向。第二个就是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课程内容结构化实际上里面还含着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本身也是这次的一个亮点,包括我们未来大家实施新课标的时候,可能也是一个相对难点,所以我会把它单独拿出来再说一下。再有一个就是我们学业质量是意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是一以贯之的,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到内容板块的学业要求,再到学业质量,再到最后的评价建议,是一以贯之的树人导向。另外我们在课标文本最后这个类似于附件的课程实旅建议部分,有非常强的操作性。下面就具体的来讲这样几个亮点。我们所谓的核心素养,它既是我们这次课标研制全过程的一个主线。也是我们课标文本的灵魂,贯穿在课标文本的各个部分。总共6章,所有的章节都有核心素养。我们首先来看课程目标部分。核心素养我们说它是一个自觉转向,它怎么自觉转向呢?实际上我们原来所有的教育和教学都是要培养人的,没有说不培养人的。但是我们通常在课标里或者在教学当中,有时候就忘了我们是要培养人的,我们就停留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传递上。所以这一次我们的核心素养要把散落隐含在原来课标里的那些培养人的东西给它凝聚,提炼起来,成为一个核心素养。
如何让核心素养变成我们课程设计的最重要的部分?首先通过课程目标来体现。
梳理了本次讲座的重要内容,我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教育是为“培养人服务的”
“新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就是培养人的。让立德树人得到实施。”核心素养的自觉转向,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核心素养是围绕学生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转换,以学科为载体,体现学科独特性,和培养人的共性还是解决目中有人,通过学习核心技能转化成人的发展。
在新课标的理念和实施中“人”的地位非常突出。想想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正是因为“目中无人”,一味的灌输和讲解,所谓的活动和表演,都很苍白。“公开课比赛就自主合作探究,结束了还是老师一言堂,所有内容的是老师设计的”。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就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课程结构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变。这一点是新课标的一个大转变。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次,“怎样培养人”
这次新课标提到的跨学科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的转变和亮点。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现学习”为新课标的构建提供了背景。学段目标:体现核心素养的连续性、进阶性,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让学生进入课程,各门课程的横向相关与联通。
知识本身就是相通的。如沈括的《梦溪笔谈》里面就是天文地理历史等都有。知识体系的构建让人丰富而充实。未来,我们能在广大的知识背景下让学科知识为我所用,让学生和多种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兴趣去探究学习。这些,其实也是我们在实践中的总结和提升。大家都看到了学生的学业评价,试题出题更倾向于情境性,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正如郭华教授所说:“未来可能会跨学科备课”。当然,还是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是因为有用,需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这好像给我们怎样培养人提供了途径,也是我们积极探索的方向。让知识结构化、体系化,让学科融合综合,相信未来的学习充满挑战,未来的教师也要构建体系。
第三、培养什么人——“立德树人”
老课标的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课程内容的不变的矛盾,而新课标是:内容要求(学什么)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怎么学)内容和学生行为表现水平(活化的动态的立体的)。从知识点到知识单元到学习单元,从“砖”到“房子”到“家”,更体现了人的关怀。“立德树人”是培养人的最终境界。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标志。学业质量要体现: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读文档】2022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docx
- 【解读文档】2022版化学课标与2011版对比解读之1(素养导向).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八).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二).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九).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六).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七).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三).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四).docx
- 【解读文档】初中化学2022版新课标新在哪(五).docx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可以编辑】.docx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读课标 悟思想 谈心得.docx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更新理念、转化角色——《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docx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更新理念、转化角色——《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2.docx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听温儒敏教授解读语文新课标.docx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有哪些“变”与“不变”?.docx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docx
- 【学习新课标】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2【可以编辑】.doc
- 【学习新课标】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3【可以编辑】.docx
- 【课件截屏】课标学习之一课标学习之二: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朱立祥.docx
最近下载
- 迈富时 上市招股说明书.pdf VIP
- 年产3500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食品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HMMT_-_哈佛-MIT数学竞赛题.pdf
- 资金平衡表.doc VIP
-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暑假练字电子字帖生字写字表提前学习练习楷书字帖pdf可打印文件.pdf VIP
- 氢氟酸安全标签.doc VIP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江西卷)含答案 .pdf VI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50页) .pdf VIP
- 商务日语函电第2课 支払い遅延の依頼と回答.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