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1课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和状态等) 白色圆柱形固体 ,质软,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石蜡先熔化后汽化最后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 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烧杯内壁有水雾 四、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4、向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取一小段粗玻璃管,按教材图1-14所示方式置于火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粗玻璃管内有白烟生成 6、吹灭蜡烛,观察实验现象 有白烟生成 石蜡小颗粒 2、在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受热溶化,由 (状态)变成 (状态)。蜡烛熄灭后,随着温度的降低, (状态)石蜡重新凝固成 (状态)石蜡。石蜡的三态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与石蜡不一样的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蒸发、升华、凝固、挥发等)、物质形状改变(玻璃破碎、木材制成桌椅等)、电灯发光、车胎爆裂等。 3、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此过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植物的光合作用、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等。 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 练习与实践 1、观察并判断下列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煤油 +氧气 点燃 水 +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练习与实践 2、观察并判断下列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氯化氢 +氢气 氯化铵 化学变化 练习与实践 3、观察并判断下列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碘化钾 +硝酸银 硝酸钾+碘化银 化学变化 黄色沉淀 有些化学变化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释 放出能量。 如:石蜡、酒精燃烧时都发光,并放出热量; 干电池在放电时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电能。 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一定能量。 如:绿色植物要吸收太阳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外观特征 举 例 联 系 注意事项 小结:两种变化的关系 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及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等 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或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也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 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磁性等。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不)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概念 测定 方法 举例 小结:物质的两种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不)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通过仪器测知 只有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区别 联系 举例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比较 物质的性质 决定 物质的变化 体现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 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个过程,它的发生需要时间 在描述时常会用到“是”“能” “会”“易”“具有”“可以” 等词语 ①酒精易挥发 ①酒精挥发 ②木炭能燃烧 ②木炭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 石蜡熔化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连线练习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一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填字母代号)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填外焰 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2)点燃蜡烛后。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生成;吹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点燃从烛芯飘出的白烟,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衰竭ppt(共40张PPT).pptx VIP
- 7.1《风景谈》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QXT3传感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病理科医疗质量自查表.docx VIP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docx VIP
- 2014-6-30电力变电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墙、防火墙.pdf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