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可编辑)重庆市开州区大进初中教育集团2022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附详析.docxVIP

(word版可编辑)重庆市开州区大进初中教育集团2022年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附详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年重庆市开州区大进初中教育集团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卷的要求作答。 1. 考古发现,原始农耕时代的遗址遍布全国。为了真实了解和体验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小明同学在暑假期间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图一是小明在旅游景点拍摄的一张模拟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照片。请判断小明到达的旅游景点位于图二地图中的哪个位置(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人居住的,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带,河姆渡遗址位于图二中的D处,D项正确;A、B、C三项地点均不是浙江余姚,排除。故选D项。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乃令丞相李斯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其意在( ) A. 巩固国家统一 B. 确立秦文核心地位 C. 加强思想控制 D. 推动文化进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为了巩固统一和统治,“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将文字统一为小篆,A项正确;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一、维护统治,“确立秦文核心地位”和“推动文化进步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D项;统一文字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不是“加强思想控制”的体现,排除C项。故选A项。 3. 古代一位著名书法家的书法被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这位书法家代表作是( ) A. 《张猛龙碑》 B. 《颜氏家庙碑》 C《兰亭集序》 D. 《九成宫醴泉碑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他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据“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可知,这位书法家是王羲之,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C项正确;《张猛龙碑》是北魏时期的,碑上无撰书人姓名,排除A项;《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的作品,排除B项;《九成宫醴泉碑铭》是欧阳询所刻,排除D项。故选C项。 4. 如下图为初三某同学制作的古代文明简表展板。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一证明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达到很高的成就 B. 图二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C. 图三的修建是以长安为中心,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和沟通 D. 图四是希腊神庙建筑的典型代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自605年起,隋炀帝下令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图一、图二、图四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5. 唐初三省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参与行政事务,宰相职务逐渐变成崇高虚衔。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A. 三省相互牵制效率低下 B. 通过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C. 了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D. 监督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宰相职务逐渐变成崇高虚衔,皇帝逐渐使用资历较轻官员参预朝政,行使宰相权力;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皇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任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分化相权,三省长官不一定是宰相的现象,即“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B项正确;三省相互牵制效率低下,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为了减少皇帝决策失误、监督地方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故选B项。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与管辖。观察下图,指出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清朝统治者在位置①设立的机构是 A. 安西都护府 B. 伊犁将军 C. 北庭都护府 D. 西域都护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处于西北边疆地区,清朝乾隆年间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B项正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唐朝时期设立,排除AC项;西域都护府是西汉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7. 在历史学习中,了解时序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下图是“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时间轴,请你判断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

文档评论(0)

131****6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