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技术实验指导.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免疫学技术 实 验 指 导 目 录 第一章 抗原获取与抗体的制备 3 实验一实验二 免疫球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4 动物免疫与佐剂制备 6 第二章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8 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 凝集抑制试验—妊娠试验 9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球蛋白鉴定 10 免疫电泳—免疫球蛋白鉴定 11 第三章 免疫标记技术 12 实验六 实验七实验八 荧光抗体标记 1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 .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 15 第四章 免疫细胞的检测 17 实验九 实验十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 18 外周血 T 细胞的数量检测—E-花环形成试验 20 实验十一 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 22 实验十二 细胞膜表面抗原检测—补体依赖的微量淋巴细胞 毒试验 23 实验十三 NK 细胞杀伤功能检测 25 第五章 细胞因子检测 26 实验十四 肿瘤坏死因子检测 27 附录:免疫学技术实验常用试剂配方 29 第一章 抗原获取与抗体的制备 在以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学应用技术中,抗原的获取与抗体的制备构成了免疫应用技术的重要基础。 在经典的免疫学技术中,抗原的获取通常是指从复杂的有机体或多种混合组分 中分离出特定的抗原成分,以使被免疫机体的免疫应答局限化,提高反应的特异性。在此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技术包括了组织分离与破碎、离心技术、各种层析以及以盐 析为代表的多种选择性沉淀技术。而在以半抗原制备免疫原的过程中,则还需涉及 到载体联接等生化反应技术。 在经典的抗体制备过程中,通常以免疫动物作为制备多克隆抗体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牵涉到如何选择动物,怎样进行免疫接种和佐剂的制备使用等问题。而在 现代免疫学技术中以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则更要依赖于细胞培养、细胞融 合、选择性培养和克隆化技术等许多实验方法。 因此,在抗原的获取与抗体的制备这一章中,牵涉到了许多有关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技术。而掌握这些技术除了需要的学习外,更需要反复的实践。本章实验由于时间与各种条件的限制,仅能向同学们提供一个基本的概貌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操作,希望通过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和初步的实验操作,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完成如下的学习要求: 掌握抗原纯化的目的意义及各类免疫原制备的原则。 掌握单克隆抗体制备与纯化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原理。 掌握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熟悉特异性抗体的制备过程 熟悉佐剂的原理与制备 了解免疫动物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一 免疫球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一、原理 盐析法:利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类(如 424(NH4)2SO 、Na SO 等),使蛋白质脱水及降低颗粒表面电势,溶解度随之降低, 4 2 4 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此即称为盐析作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可分别将不同蛋 白质组分析出,达到分离之目的。沉淀(免疫)球蛋白的硫酸铵的最适饱和度为 33%。 凝胶过滤法:凝胶柱是以多孔网状结构凝胶作层析介质。凝胶具有海绵状立体网孔结构,孔径较一致,犹如分子筛,故本法又有分子筛层析法之称。当不同 大小分子的混合物加至柱表面时,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胶粒的网孔内,在胶粒之 间的空隙中向下移动,首先被洗脱,而小分子物质则进入胶粒的网孔内而反复受 阻,向下移动速度慢而后被洗脱,因而使混合物中分子大小不同物质顺序流出柱 外,达到分离不同大小分子混合物的目的。 二、器材与试剂 器材 磁力搅拌器、铁立架、蝴蝶夹、层析柱、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管、烧杯、滴管、吸管、透析袋、烧瓶、洗耳球 座标纸、记号笔、橡皮筋、pH 试纸 试剂 正常血清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 饱和硫酸铵(pH7.8)、生理盐水 (4) pH8.0,0.005M 磷酸缓冲液 (5) FITC+Blue DEXTRAN 2000 混合物三、操作步骤 【盐析法】 1ml 正常血清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混匀。 在稀释血清内逐滴加入 2ml 饱和硫酸铵溶液,边滴边搅拌,使其充分混匀,直至加完(此时硫酸铵饱和浓度为50%),然后置4℃冰箱 30 分钟,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将上述样品离心(3000rpm)15 分钟,弃去上清夜。 沉淀物用少量生理盐水(约 2ml)溶解,然后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 1ml(此时硫酸铵饱和浓度为 33%),然后置 4℃冰箱 30 分钟,使其沉淀。 将沉淀样品离心(3000rpm)15 分钟,弃去上清夜。 沉淀物用少量生理盐水(约 1.5-2ml)溶解。 将上述溶解后的样品装入透析袋并扎紧,流动自来水冲洗透析40 分钟,然后置生理盐水中透析(放冰箱)至无 NH4+存在为止(用奈氏试剂滴入透析液中, 无黄色沉淀出现即可),此样品即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