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两宋新格局-10.21.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名言出自谁的笔下?;  你是否感到奇怪,宋朝抗击西夏入侵时,担当镇守边关重任的就是宋朝一代文豪――文臣范仲淹;杨家将与契丹鏖战的时候,身后跟着个文官当监军。你知道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文轻武”的政治新格局吗?学习了本课,你就会知道答案了。;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第17课;五代十国;河南封丘陈桥镇陈桥村的“系马槐”;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鼎盛;安史之乱的史料;渔阳鼙鼓动地来;衰乱;分裂;中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同时,山西和南方先后出现前蜀、吴、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10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武将(节度使)夺权;960年,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发动兵变,篡夺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讨论与交流:; 殿前都指挥司 侍卫马军都指挥司 侍卫步军都指挥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 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朱弁《曲洧旧闻》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朱熹所说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②材料二反映的是宋初统治者在集中军权方面的什么重要措施?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收精兵:;宋: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符彦卿“无可奈何”的原因主要是( ) 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 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 C、地方权力分离,双方无隶属关系 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命权;加强禁军;唐宋八大家——宋朝有六位;文官薪水高;解元;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宋朝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数量;小论坛:;南方经济逐步发展,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赶上和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移至南方。;1顷=100亩 1亩=666.67平方米;“今人乃以粳米一斛重为一石。” (稻)“……不择地而生。” ——沈括《梦溪笔谈》;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胜于原作”的缂丝作品;棉纺织业;棉织业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出现纺车、弹弓等工具;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钧窑【河南 禹州 】 ;宋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小规模试掘后打捞出文物4000余件,而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 在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产品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如其中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然是专门为国外客户专门制作的。 ; 2010年11月19日,中国的“帆船水密舱壁制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造船业;宋代的船舶采用了以下先进技术: 1、桅杆可起可倒,可调整帆的角度。 2、舵叶上有许多孔。 3、船舱用隔板分为若干个互不相通的空间。;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皇 帝;材料一:2007年12月22日,举世瞩目的世纪大考古——南宋古船“南海Ⅰ号”在广东阳江海域成功打捞出水。“南海Ⅰ号”在前期考古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国与外国间的贸易货品,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金饰、漆器、金属制品等。800年前,瓷器在欧洲被奉为贵族用品,一件中国瓷器运到欧洲往往可以卖到两三百倍的价钱。据估计,倘若“南海Ⅰ号”当时出海贸易成功,所获利润可养活八万人。专家认为,对“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和研究,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 ——2007年12月22日《南方日报》 ;材料二:19世纪德国学者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并在一张地图中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其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体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谓。 自

文档评论(0)

gdc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