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目的和要求:在了解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点认识各种构造地貌及地层分布规律。第一节 构造运动 一、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由内力作用引地壳结构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化的运动,叫地壳运动。二、构造运动方式1、按发生时间划分◆老构造运动:发生在晚第三纪以前各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发生在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和人类关系密切。2、按方式和方向划分◆水平运动 变形:挤压 拉张 剪切 AB 变位:挤压 拉张 剪切 ◆升降运动 高原、盆地、海洋三、新构造运动的特点1、新构造运动的特点(1)振荡性(2)节奏性(3)继承性 2、新构造运动的标志(1)在新构造运动在沉积物上的反映 ①岩相的变化 ②岩层的厚度 ③古土壤和埋藏风化壳 (2)在地貌上的反映 山高谷深 强烈上升①山势 坡度和缓 长期停顿或下降②河谷 ③阶地④夷平面和溶洞 ⑤水系⑥冲积扇叠置 ⑦海岸 (3)地震、火山活动与温泉 (4)地层中所含的动植物群的变化 四、古构造运动 1、整合是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互相平行,时代是连续的。这种接触关系反映没有发生过显著的地壳上升或升降交替运动。 2、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是两套地层产状平行而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缺失了某些地层。这种接触关系反映曾经发生过显著的均衡的升降运动。不整合(又叫角度不整合)是两套地层的产状既不平行、地层时代也不连续的接触关系,其间有地层缺失。这种接触关系反映了曾经发生过显著的水平运动和差异性升降运动。 五、地震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情况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第二节 地质构造 承受构造运动的岩层或岩石,在构造运动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变位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弹性变形阶段柔性变形阶段断裂变形阶段岩层变形的阶段第二节 地质构造 承受构造运动的岩层或岩石,在构造运动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变位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弹性变形阶段柔性变形阶段断裂变形阶段岩层变形的阶段一、岩层产状露头 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岩层产状 岩层的空间位置及其排列状况。岩层的空间位置取决于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以及岩层的厚度。1、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300°120°210°倾角倾向35°可标记为:,SW210°,∠35°2、根据产状要素,岩层分 水平岩层 倾角为0°直立岩层 倾角为90° 倾斜岩层 走向线倾向线倾角二、地质构造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一)水平构造◆是指层面水平或基本水平 ( 倾角 < 5°)的岩层。◆典型的水平岩层没有走向和倾向,倾角为 0°。 ◆水平构造常见于构造运动相对微弱的地区,沉积岩层得以保持水平状态。 1、在图面资料上的体现2、主要构造地貌砂岩在顶部水平岩层形成的桌状丘(二)倾斜构造◆指经构造运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一定夹角( 5°~ 85°)的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倾角相当的一系列岩层称为单斜岩层(单斜构造)。单斜岩层可以是褶皱或断层构造的一部分。1、在图面上的体现2、倾斜构造地貌逆向坡逆向坡顺向坡顺向坡 单面山岩层倾角 < 40° 猪背岭岩层倾角> 40°山脊沿着岩层走向延伸;顶层由抗蚀性较强的岩石组成,经风化剥蚀后,常呈尖棱状或锯齿状山脊;两坡明显不对称。单面山的特征倾斜岩层的倾角超过300;山脊的方向与岩层走向一致;两侧山坡的坡度和坡长大致相等,形状上较为对称;倾向坡的坡向与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