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文人五言诗的起源 “古诗”本是魏晋南北朝时对古代无主名五言诗的统称。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时,选了十九首无名氏的古诗编进《文选》,合称《古诗十九首》,后世沿用这一名称,于是《古诗十九首》便成了专门的名称。它们是东汉后期中下层文人的诗作,代表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二、中心主题与内容 1、中心主题 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是“古诗”的中心主题。 中国诗中的时间感受,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悲剧意识。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2、主要内容 内容大都表现游子、思妇的离别愁绪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游子之歌: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思妇之辞: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思妇之辞: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亦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 艺术成就 1、感情真切动人。 2、采用五言形式,长于抒情,语言质朴。 3、风格含蓄蕴藉。 被后人视为中国五言诗之祖。 4、具有深邃的哲理。 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性的作品。 作品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 。 2、《子虚赋》、《上林赋》 田 猎 图 上林苑遗址 由于子虚、乌有信口开河,随意夸耀,因此后人将虚构的人和事叫做“子虚乌有”。 撞千古之钟,立万古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上林赋》 这两篇赋体现了恢弘壮丽之美 ,在许多方面超越前人,成为千古绝调,为汉赋典范之作,也是后世赋体文学的楷模。 真正使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学形式,并在铺陈扬厉方面登峰造极者,首推司马相如。 电视剧《凤求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二、西汉的其他辞赋家 1、西汉初期的辞赋家 贾谊的政论文卓绝一时,赋作也独步当时。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 枚乘《七发》。 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 2、司马相如时代的辞赋家 东方朔 、 枚皋。 3、西汉后期的辞赋家 王褒:《洞箫赋》、《甘泉赋》 扬雄:《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东 方 朔 第二节 乐府民歌 知识点: 1、乐府的演变; 2、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3、乐府诗的现实精神与成就; 4、艺术特色; 5、对后世的影响 。 汉武帝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音乐的机关,这个机关就名“乐府”。乐府机关掌管朝会、宴饮、祭礼以及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收集各地民歌,后来就将这个机关所采集、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成了一种古体诗的名称。后代文人用“乐府古题”或仿效乐府风格即事名篇而写的歌辞也称乐府。 一、“乐府”的演变 乐府的不同含义 1、主管音乐的官府 2、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3、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4、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 5、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乐府所采集的民歌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