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卫星发射数量、发射次数、中美卫星发射数量及发射次数对比
? ? 火箭(rocket)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
? ?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
火箭发射原理
? ? 火箭是发射服务的一环,业务流程是设计线、生产线、测试线,三条业务流直接影响成本。
火箭作为系统工程的三条业务流
? ? 《 》显示:2020年全球火箭发射成功104枚,失败10枚,部分失败数10枚;预计2021年全球火箭发射成功145枚,失败10枚,部分失败数10枚。
2013-2021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
? ? 从各国家火箭发射次数来看,2020年中国发射火箭39枚,美国44枚,俄罗斯17枚,其他国家共14枚;预计2021年中国发射火箭45枚,美国55枚,俄罗斯35枚,其他国家共20枚。
2013-2021年全球不同国家火箭发射次数(单位:枚)
? ? 目前,火箭推力与运载能力决定人类可以携带多少设备和资源进入太空,所以在发射频率提高之外,火箭能力的提升也是全球航天发力的关键要素。中国CZ-1改进型推力1020千牛,起飞推力81千牛;CZ-2改进型推力2786千牛,起飞推力3146千牛;CZ-3改进型推力2962千牛,起飞推力2970千牛;CZ-4改进型推力2962千牛;CZ-5改进型推力10524千牛;CZ-6改进型推力1200千牛,起飞推力6030千牛;CZ-7改进型推力7200千牛;CZ-8改进型推力4800千牛,起飞推力2400千牛,;CZ-9改进型推力57600千牛,起飞推力:千牛;CZ-11改进型推力1200千牛,起飞推力800千牛,可以看出,中国长征五号之后的“新火箭”,在起飞推力方面和过去有明显的提升。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起飞推力
? ? 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核心舱重量22吨,所以从全球现役火箭运载能力上看,能够负担近地轨道20吨以上重量这种任务的火箭只有六型。猎鹰重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3.8吨,GTO运载能力26.7吨;德尔塔IV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8.8吨,GTO运载能力14.2吨;长征五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GTO运载能力14吨;阿丽亚娜5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0吨,GTO运载能力10.5吨;猎鹰九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2.8吨,GTO运载能力8.3吨;安加拉A5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4.5吨,GTO运载能力7.5吨。从全球视角来看,人类飞出地球摇篮的能力依然较弱,这六型火箭在执行地球同步轨道以及更艰巨的深空探测任务时,可负担的载荷重量也非常有限。
全球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20吨以上的火箭
? ? 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一号,在轨运行近半年后,礼炮一号空间站结束任务。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和平号空间站运行的15年间,共有31艘载人飞船、62艘货运飞船与其对接,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先后访问过和平号空间站,共进行了16500次科学试验,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直到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坠落于南太平洋预定海域。1998年,至今还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曙光号功能仓发射升空,后续国际空间站的建成,预计2024年到2028年间,国际空间站也将退役。
全球空间站使用时间
? ? 2016-2020年中国卫星发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全球共发射卫星1281颗,其中星链卫星833颗;预计2021年疫情如能得到稳定,卫星发射数量将创下新高。
2016-2020年全球发射卫星数量
? ? 2020年全球发射通信卫星占78.8%,地球观测卫星占10.2%,导航定位卫星占0.8%,科学验证卫星占6.3%;若剔除星链来看,2020年全球发射通信卫星占39.5%,地球观测卫星占29.2%,导航定位卫星占2.2%,科学验证卫星占18.1%。
2016-2020年全球发射卫星数量分布
? ? 从在轨卫星用途来看,2020年全球射通信卫星占49.4%,剔除星链后占37.8%;地球观测占28.7%,剔除星链后占35.4%;导航定位占5.4%,剔除星链后占6.6%;科学验证占16.1%,剔除星链后占19.8%;其他占0.3%,剔除星链后占0.4%。
2020年全球在轨卫星用途占比
? ? 从发射场数量来看,中国有发射场4个,美国联邦发射场4个,FAA注册发射场11个SpaceX专用2个蓝色起源专用1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