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家发行消费卡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商家发行消费卡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目前,我国商家使用消费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消费卡并不具备合法身
份。消费卡屡次被禁止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商家发行消费卡涉嫌非法集资,扰乱
金融秩序,对此禁卡理由争议颇多。本文以辩证的角度客观分析了消费卡与金融
的关系,并提出规范和引导消费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消费卡 银行卡 金融
消费卡的金融属性
关于消费卡的解释有很多,总结普遍认同的观点,本文将消费卡表述为:商
家发行的或商家与中介、金融机构联合发行的、用于吸引消费者在其经营场所进
行购物或享受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便利和优惠的卡制介质。消费卡是市场经
济充分发展的产物,主要起因于买方市场条件下,商家为了竞争客源、方便和优
惠客户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手段。在不同阶段,消费卡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不同阶
段、不同形式的消费卡其内涵和功能也各有差异。
如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消费卡的主要形式是零售商发行的用来满足单
位福利团购的购物券。后来,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购物券演变为更
为便捷的购物卡。购物券、购物卡的主要特征是零售商自己发行、在单店消费指
定范围的商品。由于购物卡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特殊需要,以及商家将优惠、打
折等条件附加于购物卡,购物卡开始从零售商业延伸到餐饮、娱乐业、美容美发、
健身等诸多的服务领域,由单纯的提货凭证演变为具有储值功能的支付工具,储
值卡、消费卡的概念也由此而生。当购物卡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更为广阔的
外延时,统称为消费卡。从消费卡功能演变的角度看,消费卡具有三层含义,即
消费卡是源于商家方便客户的一种提货单证,逐步演变成为具有储值功能和积
分、打折、优惠功能的促销凭证;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消费卡成为商家竞争客
源、锁定目标客户、扩大销售的重要竞争手段;借助于电子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商
家的信誉,消费卡成为消费者分期使用、结算支付的工具。
从消费卡的起源和功能上看,消费卡本质上是商家发行的预收款性质的购货
凭证, 然而,随着发行规模的扩大,形式的演变,特别是储值卡的广泛使用,
消费卡显示了金融方面的属性:第一,消费卡具有一定的聚集、筹措资金的功能。
商家通过发售消费卡可以起到筹措资金的作用,随着发售规模的扩大,这笔收入
可能成为商家的重要资金来源。第二,消费卡作为结算支付工具,在一家或多家
特约商户使用,在一定范围内充当了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替代了货币的部分职
能。第三,虽然消费卡不记名非流通,但实际中,消费卡的转让流通,不记名可
转让、可支付构成了货币的部分特性。
消费卡的这些金融属性构成了我国取缔消费卡的理由。但是,从国外的情况
看,消费卡的金融属性被当作金融工具创新的反映,并通过加强监管来予以引导
发展,学界和商界逐步展开对消费卡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消费卡在不断规范和完
善中发展。预计在21世纪前10年里,预付卡市场规模将保持35%的年平均增长
速度。相比之下,我国消费卡问题亟待研究和规范,禁止和取缔并非国际化趋势。
消费卡与代币券及货币的关系分析
在官方公布的“禁卡令”中,消费卡是被作为代币券来禁止的,2001 年国务
院三部委联合下发的2号文件中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券,
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根据金融学中的定义,货币是普遍可以接受的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重要的
特征:一是要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即货币流通不会受时间、地点、交易对象的限
制,实践中,一国的法定主币是不能被拒收的,货币具有法定流通的地位;二是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即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作为一切商品、服务的价
格的衡量标准和计量单位,可以与任何商品和劳务进行等价交换。货币最基本的
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是构成货币最基本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也就是说,一种东西如果是货币,不仅要具备普遍可接受性外,更重要的是必须
同时具备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消费卡有固定面值、不记名、不挂失、不输入密码等特点与代币券及货币有
相似之处,但从实质上看,消费卡的使用有很多限制,无论是商家发行还是中介
机构或是银行发行的都只是在指定的场所内作为购物或享受服务的结算工具,其
实质是商家的提货凭证,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商品预售形式,它既不具备
普遍可接受性(只在发卡商家或指定的有限的商户内使用),也不是流通手段(流
通手段是指交易的媒介,其交易公式是 W-G-W,即商家出售商品收取的货币可
以继续支付给其他供货商购进货物,消费卡显然不能作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球风能理事会: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pdf
- 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连续梁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拼音注音版.pdf VIP
- 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记录表.docx VIP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pptx VIP
- 07SD101-8电力电缆井图集.pdf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