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三十六》原文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诗云:
参成世界总游魂,错认讹闻各有因。
最是天公施巧处,眼花历乱使人浑。
话说天下的事,惟有天意最深,天机最巧。人居世间,总被他颠颠倒倒。就
是那空幻不实境界,偶然人一个眼花错认了,明白是无端的,后边照应将来,自
有一段缘故在内,真是人所不测。唐朝牛僧孺任伊阙县尉时,有东洛客张生应进
士举,携文往谒。至中路遇暴雨雷雹,日已昏黑,去店尚远,傍着一株大树下且
歇。少顷雨定,月色微明,就解鞍放马,与僮仆宿于路侧。因倦已甚,一齐昏睡。
良久,张生朦胧觉来,见一物长数丈,形如夜叉,正在那里吃那匹马。张生惊得
魂不咐体,不敢则声,伏在草中。只见把马吃完了,又取那头驴去咽啤咽啤的吃
了。将次吃完,就把手去扯他从奴一人过来,提着两足扯裂开来。张生见吃动了
人,怎不心慌?只得硬挣起来,狼狈逃命。那件怪物随后赶来,叫呼骂詈。张生
只是乱跑,不敢回头。约勾跑了一里来路,渐渐不听得后面声响。往前走去,遇
见一个大家,家边立首一个女人。张生慌忙之中,也不管是什么人,连呼:“救
命!”女人问道:“为着何事?”张生把适才的事说了。女人道:“此间是个古
冢,内中空无一物,后有一孔,郎君可避在里头,不然,性命难存。”说罢,女
子也不知那里去了。张生就寻冢孔,投身而入。冢内甚深,静听外边,已不见甚
么声响。自道避在此,料无事了。
须臾望去家外,月色转明,忽闻冢上有人说话响。张生又惧怕起来,伏在冢
内不动。只见冢外推将一物进孔中来,张生只闻得血腥气。黑中看去,月光照着
明白,乃是一个死人,头已断了。正在惊骇,又见推一个进来,连推了三四个才
住,多是一般的死人。己后没得推进来了,就闻得冢上人嘈杂道: “金银若干,
钱物若干,衣服若干。”张生方才晓得是一班强盗了,不敢吐气,伏着听他。只
见那为头的道:“某件与某人,某件与某人。”连唱十来人的姓名。又有嫌多嫌
少,道分得不均匀相争论的。半日方散去。张生晓得外边无人了,对了许多死尸,
好不惧怕!欲要出来,又被死尸塞住孔口,转动不得。没奈何只得蹲在里面,等
天明了再处。静想方才所听唱的姓名,忘失了些,还记得五六个,把来念的熟了,
看看天亮起来。
却说那失盗的乡村里,一伙人各执器械来寻盗迹。到了冢旁,见满冢是血,
就围住了,掘将开来。所杀之人,都在冢内。落后见了张生是个活人,喊道:“还
有个强盗,落在里头。”就把绳捆将起来。张生道:“我是个举子,不是贼。”
众人道:“既不是贼,缘何在此冢内?”张生把昨夜的事,一一说了。众人那里
肯信?道:“必是强盗杀人送尸到此,偶堕其内的。不要听他胡讲!”众人你住
我不住的乱来踢打,张生只叫得苦。内中有老成的道:“私下不要乱打,且送到
县里去。”
一伙人望着县里来,正行之间,只见张生的从人驴马鞍驼尽到。张生见了,
吃惊道:“我昨夜见的是什么来?如何马、驴、从奴俱在?”那从人见张生被缚
住在人丛中,也惊道:“昨夜在路旁因倦,睡着了。及到天明不见了郎君,故此
寻来。如何被这些人如此窘辱?”张生把昨夜话对从人说了一遍。从人道:“我
们一觉好睡,从不曾见个甚的,怎么有如此怪异?”乡村这伙人道:“可见是一
划胡话,明是劫盗。敢这些人都是一党。”并不肯放松一些,送到县里。县里牛
公却是旧相识,见张生被乡人绑缚而来,大惊道:“缘何如此?”张生把前话说
了。牛公叫快放了绑,请起来细问昨夜所见。张生道:“劫盗姓名,小生还记得
几个。在冢上分散的衣物数目,小生也多听得明白。”牛公取笔,请张生一一写
出,按名捕捉,人赃俱获,没一个逃得脱的。乃知张生夜来所见夜叉吃啖赶逐之
景,乃是冤魂不散,鬼神幻出此一段怪异,逼那张生伏在冢中,方得默记劫盗姓
名,使他逃不得。此天竟假手张生以擒盗,不是正合着小子所言 “眼花错认,也
自有缘故”的话。而今更有个眼花错认了,弄出好些冤业因果来,理不清身子的,
更为可骇可笑。正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冤业随身,终须还帐。
这话也是唐时的事。山东沂州之西,有个宫山,孤拔耸峭,迥出众峰,周围
三十里,并无人居。贞元初年,有两个僧人,到此山中,喜欢这个境界幽僻,正
好清修,不惜勤苦,满山拾取枯树丫枝,在大树之间,搭起一间柴棚来。两个敷
坐在内,精勤礼念,昼夜不掇。四远村落闻知,各各喜舍资财布施,来替他两个
构造屋室,不上旬月之间,立成一个院宇。两僧大加悫励,远近皆来钦仰,一应
斋供,多自日逐有人来给与。两僧各处一廊,在佛前共设咒愿:誓不下山,只在
院中持诵,必祈修成无上菩提正果。正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