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心病的中西医诊疗常规
中医认为本病属“胸痹”、“心痛”、“厥心痛”等范畴。病机主要责之于本虚标实。
心绞痛
1、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气候变化、饱餐或受凉诱发。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至小指与无名指,重者可有濒死感,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出汗,疼痛持续1~5min,偶可持续10~15min,休息及用硝酸酯制剂后可缓解。不典型表现者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伴消化道症状,或仅感胸闷不适。
1.1.2 体征: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尖部可有收缩期杂音。部分患者可有第四心音,
可出现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疼痛缓解后消失。
1.2 辅助检查
1.2.1 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压低0.1mV,或抬高0.2mV(V1~V4, 抬高 0.4mV)。T 波低平或倒置。半数病人可出现心率失常(如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绞痛时心电图改变多短暂,需发作时描记或进行监护才能发现。心电图无改变者则需作心脏负荷试验或其它检查以协助诊断。
1.2.2 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1.2.3 动态心电图:24小时监测可发现胸痛时有缺血表现。
1.2.4 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支数,一般认为,狭窄70~75%以上,严重影响血供,狭窄50~70%者有一定意义。
1.3 分型分级
1.3.1 分型
临床可分为劳力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和混合型心绞痛。
1.3.2 分级
劳力型心绞痛分级:I级:、II级、III级、IV级
自发型心绞痛分级:轻度、中度、重度
1.4 诊断标准
①心绞痛的症状和体征。②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发作时ST-T的缺血型改变;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心肌灌注显影试验提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有狭窄。
具备上述第一项和第二项中任何一条者可诊断为心绞痛。
2、心绞痛西医治疗
2.1 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温,戒烟,积极治疗易患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
2.2 药物治疗:
2.2.1 发作时的治疗:①立即安静休息。②硝酸甘油含片舌下含化。③硝酸甘油注射液。④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2.2.2 缓解时的治疗:①硝酸脂类药物: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皮肤帖片,二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德明,鲁南心康片,长效心痛治),硝酸甘油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②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片,硫氮卓酮片(合心爽,恬尔心),维拉帕米片(异搏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等。③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胺),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该类药适用于劳力型心绞痛,但禁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发作者或伴有周围血管疾病者。④抗血小板药物:乙酰水杨酸片(巴米尔,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⑤抗凝剂: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心肌梗死
1、诊断
1.1、梗塞先兆: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1.2、症状:
1)疼痛:为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2)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3)心律失常: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4)心力衰竭: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5)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摄氏度左右,很少超过39摄氏度,持续约一周左右。
1.3辅助检查
1)心电图
(一)特征性改变:
1.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
2.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3.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无病理性Q波。
(二)动态性改变:
1.超急性期:发病数小时内,可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2.急性期: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向曲线,1-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病理性Q波或QS波常持久不退。
3.亚急性期:ST段抬高持续数日于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倒置。
4.恢复期: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对称性倒置,此可永久存在,也可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