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西游记之第三十二回》完整版原文全文.pdfVIP

《后西游记之第三十二回》完整版原文全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十二回》原文 小行者金箍棒闻名 猪一戒玉火钳被夹 词曰: 海大何尝自满,天高从不多言。檐铃角铎闹喧喧,只是此中褊浅。 慢说筋能成棒,安知肉可为钳?阖开二字岂徒然,敢请世人着眼。 右调 〔西江月〕 话说唐半偈与小行者,扫除六贼,杀尽三尸,救了刘家一门性命,绝了皮囊 山一境祸根,欢欢喜喜又复西行。行了月余,并无阻滞。唐半偈更加欢喜道:“这 此时一路来甚觉太平,想是渐渐与西天相近了。”小行者笑道:“西天近是近了, 路上太平不太平,却与西天有甚相干?”唐半偈道:“西天佛地,佛法清净,故 道路太平。怎不相干?”小行者道:“若依师父这等说,要成佛清净,只须搬在 西天居住,也不用苦修了。”唐半偈道:“虽说清净在心不在境,然毕竟山为佛 居便称灵山,云为佛驾便名慈云,雨为佛施便为法雨,岂可人近西天不叨佛庇? 若不如此,何以这些时独独太平?”小行者道:“师父只就那虚理模棱揣度,似 乎近是,若据我实实看来,这些时路上太平,还是老师父的心上太平。你看,今 日动了这个轻心重佛的念头,只怕又要不太平哩!”正说不了,忽见道旁闪出一 个和尚来,将唐长老与小行者师徒四人看了几眼,也不做声,竟飞跑去了。唐半 偈看见未免生疑,便叫声:“徒弟呀!你看这个和尚行径有些诧异,莫不又有什 么不太平要应履真的口哩?”小行者道:“师父若怕应我的口,只须自定了师父 的心。”猪一戒道:“师父不要理他。师兄这张口是终日乱嚼惯的,又不是断祸 福决生死的朱雀口,又不是说一句验一句的盐酱口,又不是只报忧不报喜的乌鸦 口,说来的话只好一半当做耳根边吹过去的秋风,一半当做屎孔里放出来的臭屁。 师父听他做什么?”小行者笑道:“好兄弟,让你讨些便宜吧!但愿不要应我的 口,只要应你的口方好。”师徒们一面说一面走,走到一个村镇上,正打帐下马 入去化斋问路,村里早走出一个老和尚、两三个小和尚来,拦住马头问道:“东 来的四位师父,请问声可是要往西天去的么?”小行者看见,忙上前答应道:“正 是要往西天去的。”那老和尚又问道:“既是往西天去的,内中可有一位会使金 箍铁棒的孙师父么?”小行者听了暗惊道:“他怎知我的名儿?”便答道:“有 是有一个,你问他做甚?”那老和尚听见说有一个,便欢喜道:“一般也访着了。 四位老师父要知问他的缘故,且请到小庵中去坐了好讲。”小行者便应承道:“就 去,就去。”唐半偈迟疑道:“知他是好意歹意,去做什么?不如我们只走我们 的路吧。”老和尚道:“小僧与老师父同在佛会下,岂有歹意?若果有使铁棒的 孙师父在内,便要走也走不过去,就是悄悄的走过去,得知了也要捉转来。”猪 一戒听了说道:“师父,不好了!一定是这猴子幼年间不学好,不是卖弄有手段 去做贼,就是倚着这条棒有气力打死人,今被人告发,行了广捕文书来捉人了。 这是他自作的,等他去自受,与我们没相干,我们去做什么?倘被同捉了去,撞 着个糊涂官府,不分青红皂白,认做一伙,却怎生分辨?”老和尚听了道:“这 位长嘴师父怎这样多心?就是要各自走路,此时日已过午,也须到小庵吃些便斋 好行。”猪一戒听见吃斋便不言语。老和尚随叫两、三个小和尚在前领路,自家 又再三拱请,唐半偈方下了马,引着众人同老和尚步入村来。 走不上两箭路便到庵前,那庵儿虽有数间,却僚潦草草,也只好仅蔽风雨。 大众到了庵中,又见过礼坐下,老和尚就分付收拾便斋。小行者忍不住问道:“老 师父,斋吃不吃没要紧,且问你,你有什么缘故问这使金箍铁棒姓孙的师父?” 老和尚道:“这话说起来甚长。我们这地方按阴数六十里一站,西去六站,六六 三百六十里有一座山,叫做大剥山。山上有个老婆婆,也不知他有多少年纪,远 看见满头白发,若细观时却肌肤润如美玉,颜色艳似桃花,自称是长颜姐姐不老 婆婆,人看他只道他有年纪,必定老成,谁知他风风耍耍还是少年心性。”小行 者道:“据你说来,这婆婆果有些诧异,但不知还是个加人?还是个妖怪?”老 和尚道:“我们哪里看得他出?”小行者道:“要看出他也不难,他若道家装束, 清净焚修,便是个仙人;他若装威做势,杀生害命,便是妖怪。”老和尚道:“他 虽道家装束,我却不见他清静焚修;他虽威势炎炎,我却不见他杀生害命。他在 山中一毫闲事都不管,每年每月每日,只是差人到天下去寻访那有本事的英雄, 与他对敌取乐。”小行者道:“对敌取乐,莫不是干那闺房中没廉耻的勾当么?” 老和尚摇头道:“却又不是那样勾当。”小行者道:“既不是那样勾当,却怎叫 做对敌取乐?”老和尚道:“他有一把玉火钳,说是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时炉火 中用的,后来补完了天,这把钳火气未熄,就放在山腰背阴处晾冷,不道

文档评论(0)

132****2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