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性别化的媒体.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性别化的媒体 第一节 性别化的媒介研究 一、女性与媒介研究 1、标志 1978年,美国传播学研究者盖尔·塔齐曼编著的《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出版,标志着“女性与传播”研究正式浮出水面,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2、内容 媒体中的女性问题研究,一般可称为“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或“女性主义传播研究”,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研究传播现象和本质。 包含三个最主要的研究议题: 女性传播者研究 媒介内容研究 女性受众研究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议题一:女性传播者研究 即女新闻工作者在媒介中的地位,这类研究主要以新闻工作者中的女性比例以及获得决策权女性比例为指标来衡量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 在《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者对全国的女新闻工作者进行了抽样调查。 男女比例分布 传媒从业者 男 女 广播电视行业 62.7% 37.3% 报业 72.5% 27.5% 通讯社 70.8% 29.2%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这些数据表明,不管是新闻工作中的女性比例还是获得决策权的女性比例来看,都是远远低于男性的。 从媒介内的分工看,女性主要集中在社会新闻、文教、娱乐等报道部门中,而在政法、经济、军事、科技等“硬新闻”领域则较难立足。 男女 比例分布 传媒领导层 男 女 高级决策层 10.5% 4.4% 中级决策层 24.0% 9.6% 未进入决策层 65.5% 86%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 议题二:媒介内容研究 即媒介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这类研究主要是研究电视剧、广告、电影、书籍、杂志、流行音乐等多种媒介中的女性形象问题。 《传媒活动中的女性形象》一文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为性感尤物、女强人、传统家庭女性等六类。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中,研究者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分为“美的角色”、“贤妻良母”和“促销工具”三类 第五页,共三十六页。 在媒介的女性形象研究文章中,多数研究者都会得出一些相似的结论,即: 大众媒介通常从男权文化中心角度对两性特征概括和归类,女性容易被定型为从属男性的依附者、装饰品或性对象,男性则通常是社会上具有创造性的行动者,并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第六页,共三十六页。 传播学者在用社会性别视角考察传播内容时,一般依据社会性别在现实中的三种表现形态来设定框架:观念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观念领域里,社会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会已经建构起并不断再生产一系列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 在公共领域,表现为两性社会劳动分工、政治参与和权力关系上的不平等。 私人领域表现为,女性就业率的增加并没有改变两性在家庭中的位置。她们仍然把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价值尚未获得社会货币承认的家务劳动上,承受有酬工作和无酬工作的双重负担。 各国全职太太大比拼 第八页,共三十六页。 【扩展阅读】 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 解玺璋:《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 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1996) 陈 力:《近几年电视剧中女性意识管窥》 (1999) 何祖健:《李少红电视剧女性意识两重性的 文化学透视》(2003) 第九页,共三十六页。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刘伯红、卜卫、陈新欣:《试析我国电视广 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1997) 童芍素、胡晓芸:《正视现实、正确评价、 正面引导—中国大陆广告传播与女性问题的 相关研究》(2002)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期刊杂志及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研究 陈阳:《我国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2000) 张谦:《积极的歧视—对都市类市民报纸娱 乐新闻栏目中女性形象的分析》(2003) 史梁:《新时期(1995一2004)中国典型人物 报道中的女性形象》(2006) 姚鹭鹭:《人民日报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2007)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议题三:女性受众研究 即女性作为受众是如何使用媒介、媒体选择偏好以及对媒介的需求是什么。 与前两项议题相比,目前针对女性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研究成果比较少。研究主要是以男性的媒介接触行为作为参照,来关注女性的行为。 女性受众研究主要回答如下问题: 有哪些媒体内容被女性受众接触? 她们接收这些传播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她们是怎么样来理解这些传播内容的? 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关于媒介接触行为 这一变量包括:媒体的选择与媒体信息的选择两个方面。研究结论提出: A.性别将会造成媒介接触差异 A1:女性在媒介接触方面与男性相比,更倾向于接触娱乐性媒体 A2、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