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登高》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望岳》《登高》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望岳》、《登高》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抓住写景抒情关键词句,披文入情,体会诗歌主旨。 2、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创作背景,了解情感差异,学习知人论世的品读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杜甫诗歌哀而不伤的壮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杜甫少年立志,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学习重难点: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感受诗圣伟大的爱国情怀。 学习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初说印象议杜甫 提起唐代诗人杜甫,各位同学能想到他的哪些特点? 预设: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似乎成了杜甫的一个标签,我们往往忽略了杜甫也曾经是个踌躇满志的青年,这种踌躇满志在我们曾学过的《望岳》一诗中有充分的体现。今天,我们将通过《望岳》和《登高》两首诗作,去认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杜甫,触摸诗圣伟大的灵魂。 二、一读,回忆青年杜甫 学生活动:齐读《望岳》,说说能从诗句中读出杜甫什么样的形象和情感。 预设:青春的热血与不羁 改天换地的雄心与壮志 技巧点拨:从诗歌的典型意象“层云”、“归鸟”,诗人的活动“决眦”“凌绝顶”,我们可以感受24岁的青年杜甫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成就功业的自信与豪情。 三、二读,走近晚年杜甫 三十年过去了,远在夔州的杜甫拖着多病的身躯,于重阳节登高望远,他眼中的景和内心的情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来阅读杜甫的《登高》。 学生活动:说说初读登高的大致感受。 预设:悲伤、悲痛、壮阔。 四、三读,了解平生际遇 《望岳》与《登高》两诗相距三十年,诗人在诗作中凝注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了解这种变化产生的缘由,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年间,诗人的诗句中一探究竟。 材料补充: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些诗句是杜甫在不同时期所写诗歌的代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杜甫一生的际遇,从青年时期的志得意满、豪情壮志到贫穷窘迫、看尽冷眼再到后来的战乱颠沛、四处流离,杜甫的一生,这可谓苦难的一生。 技巧引导:结合诗人生平际遇感知文学作品,是常用的阅读方法,是谓知人论世。 学生活动:结合杜甫一生的遭遇,以小组为单位,对诗歌内容作出自己的解读。可从诗歌意象,关键情语,表现手法,诗人活动等方面入手。 预设: 首联:白沙清渚,色调凄冷。飞鸟盘桓无依,猿鸣凄恻哀伤,自然之秋的萧索,扑面而来。 颔联: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山山黄叶飞,寒江铺天来,天的广阔,更衬托出生命个体的渺小。长江滚滚来,落木萧萧下,写出了一种盛大的凋落和不可遏制的流逝,诗人独自立于宇宙天地之间,自然感受到的是个体渺小、生命短暂的悲凉。 颈联:“万里”“百年”紧承颔联提及的时空,在一种阔大幽深的境界中写尽悲秋的情绪。时空有多大,伤感便有多浓。人生暮年,家国万里,身单影只,久滞羁旅,年迈体衰,登高怀远,无一字不悲凉,无一字不心酸。我们从文字中读到了诗人对个人际遇大感伤,对家国命运的悲叹。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诗人对自我近况的描述。一生的艰难苦恨已使诗人两鬓如霜,内心如焚,而今贫困潦倒,伤病加身,借酒消愁也成了一种奢望。那种胸有块垒浇不得的不甘,那种胸怀壮志难伸展的无奈,那种此生不再青春时的遗憾,统统借一个“停”字汩汩而出,淋漓尽致。 教师小结:结合杜甫一生的际遇和本诗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杜甫悲则悲矣,但这种悲,不是小方寸里哭哭啼啼的小悲切,小感伤,他的“无边”“不尽”“万里”“百年”,是诗人在生命宇宙的大时空里对家国命运和个人遭际的情感倾泻,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五、四读,悟读个中情怀 师生合作诵读,读出对诗人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注意语速和节奏以及重读起伏) 五、课时小结: 如果说《望岳》是青年杜甫站在生命的起点对幽远人生的眺望,进而发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呼喊,那么《登高》则是晚年杜甫立在人生的终点对落拓一生的总结,进而将这种因自然之秋、人生之秋与国家之秋而生的悲情升华成一种大孤独大悲壮。读其诗,如见其人,希望同学们多读诗,在文字中体味诗人伟大的灵魂。 六、作业设计 小组合作,选择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三首或三首以上,与《登高》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