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一、土壤侵蚀规律
二、土壤侵蚀程度与强度
三、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第一节 土壤侵蚀规律
;1. 降雨侵蚀力
降雨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在下垫面特征相对一致条件下,降雨侵蚀力越大,引起的土壤侵蚀越剧烈。
威斯迈尔(Wischmeier)构建了一个复合参数R指标:
R=EI30
E —降雨动能,J/(m2.mm)
I30—最大30min雨强,mm/h;1. 降雨侵蚀力
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与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类似。
降雨侵蚀力取决于雨量和雨强两个方面,因此降雨侵蚀力和降雨量的空间分布也有许多不同点。
土壤侵蚀是降雨、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与实际土壤流失分布状况并不一致。;2. 地表径流侵蚀作用
地表径流是土壤侵蚀最主要的外营力之一,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形态的侵蚀沟谷,同时又将被侵蚀的物质沿途堆积。
(1)水流的基本特性:层流和紊流
(2)水流的作用:冲刷、搬运和沉积;2. 地表径流侵蚀作用
(1)水流的基本特性
① 层流与紊流
层流没有垂直于水流方向上分力作用,一般不能卷起泥沙;
紊流的水质点呈不规则的运动,并互相干扰,在水层与水层之间夹杂了大小不一的旋涡运动,易卷起泥沙。
层流是否失去稳定取决于作用于水体的惯性力(失去)与黏性力(保持)的对比关系。; ② 坡面水流
水流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雨水和雪水的补充,一般顺坡流量会逐渐增大。当流量增大到一定值后,成层的流动便不再能够保持,变成紊流(R500)。
③ 沟槽水流
沟槽水流均属于紊流。
;9;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② 水流的搬运作用
泥沙的搬运形式可分为推移和悬移两大类。
(a)泥沙的搬运方式
推移质搬运: 运动行程是间歇的。
悬移质搬运:悬浮于水中,随水流动。
交换作用:推移质和悬移质之间,以及它们与河床上的泥沙之间存在着不断交换现象。;(a)泥沙的搬运方式;(b)水流的挟沙能力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称为挟沙能力 (kg/m3) ,???包括推移质和悬移质的全部沙量。
上游来水的含沙量小于该水流的挟沙能力,水流就有可能从本段河床上获得更多的泥沙,造成床面的冲刷。
反之,将发生沉积。
;③ 水流的堆积作用
泥沙的堆积
当泥沙来量大于水流的挟沙能力时,多余的泥沙就要沉积。
;17;18;19;20;21; 重力侵蚀是指斜坡上的风化碎屑、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位移和破坏的一种土壤侵蚀现象。
重力侵蚀形式-泻溜、陷穴、崩塌、滑坡。
;23; 若F 为松散块体的抗滑强度,则有
F =N·tgφ=G cosθ·tgφ
这时,坡面上的土粒、石块等的稳定条件应是:
T ≤ F
G sinθ≤G cosθ·tgφ
tanθ ≤ tanφ
θ≤φ;25;26;27;28;滑坡形成条件
a. 降水:增加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
b. 地质: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
c. 地貌: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主要触发因素
a. 降水和地下水状态的变化
b. 斜坡形态的改变
c. 震动影响
;泥石流是沿途碎屑和水的固液两相混合呈饱和的、高浓度非均质流体沿侵蚀陡坡和陡峻沟床流动的现象。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是我国泥石流、滑坡山地灾害多发区。
泥石流的形成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大量松散固体物质来源;
(2)强大和集中的水源;
(3)高差大、坡度陡的地形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多发生在150~350陡坡上,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形成区是固体物质补给区,崩塌侵蚀强烈;流通区是在形成区下游的泥石流通道。
(2)松散的固体物质。
(3)水体供给:与1min和1h的雨强关系密切。其他水体的补给有: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溃决水。
(4)人为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破坏、陡坡开荒、工程建设处置不当(开矿、修路等)增加径流,破坏山体稳定。;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舟曲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当地两万多人受灾;一、地质地貌原因。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湘质监统编资料(全套表格).pdf VIP
- 18项医疗核心制度(最新)重点.doc VIP
- 教育评价改革下的2025年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及行业趋势展望.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8190.4-2023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和瞬态试验循环.pdf
- 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复习资料.docx VIP
- 202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PPT课件.pdf VIP
- 实施指南(2025)《GB_T34927-2017电动机软起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ptx VIP
-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机械设计制造与及其自动化专业.pptx
- 学校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