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教案-风的地质作用.docVIP

地质学教案-风的地质作用.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的地质作用 风能剥蚀破坏基岩,也能搬运堆积砂和尘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外动力。 第一节 风的剥蚀作用 一、风蚀作用 风蚀作用——风的自身的力量和所携带的砂土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的地质作用。包括吹扬和磨蚀两种方式: 1.吹扬(吹蚀)作用——风吹过地表时,由于气流的冲击力和上举力,把岩石表面风化的疏松物质吹扬起来的作用。 2.磨蚀作用:风力吹扬起来的沙石冲击,摩擦岩石,使其发生破坏作用。 上述两种作用是同时进行的,统称为风蚀作用。其强弱与风力大小及地表岩石性质有关。一般沙砾主要集中在距地表30米以下的高度,越近地表处风蚀作用越强烈。 二、风蚀地貌(附照片) 1.风棱石 2.蜂窝石(风蚀壁龛) 3.风蚀柱 4.风蚀蘑菇 5.风蚀谷 6.风蚀残丘和风蚀城 7.风蚀洼地 第二节 风的搬运作用与堆积作用 一、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搬运作用——风把碎属物质携带到别处的过程。有悬移、跳移、蠕移三种。 搬运方式: 1.悬移——细而轻的颗粒在风的吹扬作用下,悬浮在空中进行搬运的方式。 2.跳移——沙砾在风力的作用下的跳跃的方式被搬运。70%——80%的沙砾是以跳移搬运的。 3.蠕移——较粗大的沙粒在风的作用下沿地表滚动或滑动。 二、风的堆积作用 风力堆积的物质称为风积物。包括风成砂和风成黄土堆积。 (一)风成砂的特点与堆积特征 1.风成砂的特点: ①碎属物成分以石英、长石、沙粒为主,可见到较多的铁镁质及其他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矿物,这是水力搬运物中少见的。 ②具有极好的分选性和极高的磨圆度。 ③具有规模较大的交错层理 ④颜色多样,以红色为主。 2.风成砂的堆积方式 ①沉降堆积——因风力减弱而发生的。 ②遇阻堆积——因遇到障碍物而发生的。 3.风积地貌(附照片) ①砂堆——是含砂气流在障碍物的背风面形成的堆积体。呈舌状,高10m,长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 ②沙丘——风积物形成的砂质丘岗。是从砂堆中演化而来的,具有多种形态: a.新月形沙丘 b.纵向沙垄(纵沙垄) c.星状砂丘(金字塔形砂丘) 沙丘是移动的,每年一般移动5-50米,移向之处破坏性极大,沙漠化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大公害。 第三节 荒漠与黄土 一、 荒漠——是指气候干旱、降雨量极少、植被非常缺乏的荒无人烟的地区。 全世界荒漠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0%。我国荒漠面积约有10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根据荒漠地面的物质组成,它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岩漠(石质荒漠) ——指基岩裸露和荒漠地区。它们分布于干旱气候区大山脉的前缘低山地带,我国主要分布在天山、祁连山、河 西走廊等地。 二、砾漠——以砾石为组成的荒漠地区。蒙古语“戈壁滩”指的就是砾漠。风蚀作用使山前冲积一洪积平原上细粒物质随风飘离,剩下中砾级以上的砾石。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盆地边缘及贺河西走廊的山麓地带。 三、沙漠——由较厚沙层覆盖的荒漠地区。沙漠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并受地形影响。我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西北内蒙古等地。 四、泥漠——由泥质地面组成的荒漠地区。它们分布在内陆干旱盆地山前冲积一洪积平原的前缘。我国主要分布在罗布泊及柴达木盆地。 二、黄土 风成黄土——在风力的搬运过程中,粗的碎属物质形成风成砂,细的物质(小于0.05mm)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因风力减弱而堆积起来的。 1.黄土的一般特性 ①黄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第四纪堆积物,主要由粉沙组成(80%) ②退色为棕黄色、灰黄色,结构疏松,质地均一,空隙度大,层理不明显,垂直节理发育。 ③矿物种类繁多,以石英、长石为主,富含碳酸盐矿物及较多的不稳定矿物,与下伏的基岩中矿物无关。 2.黄土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气候温暖、半干旱气候地带,世界黄土分布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我国的黄土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陕西、甘肃一带。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