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考案6? 叙事特征
【考点再讲】
一、叙述人称
回答叙事方式或叙事特点,几乎所有题目,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点。
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内还是局外的依据。
采用第一人称时,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采取的是有限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特点∶ 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使用第二人称“你”,则是叙述者“我”对着故事里的“你”进行倾诉、交谈。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二、叙述角度(视角)
叙述角度又可称为叙事视角,它是小说叙述的立足点。
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但侧重点不同。叙事人称是指什么人称;叙事视角是从谁的眼里来看故事的。
叙述角度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是有限视角,第三人称是上帝视角、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叙述人对整个故事都了如指掌。有限视角中,叙述人所知受自身的视、听、想限制,读者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故事。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采用全知视角,而现代小说中有限视角运用得多一些,当然也不乏两者结合或相互转换的情况。
叙事视角,包含了两个层面:
一是故事由谁来讲?他是谁(年龄、身份、性别、职业、经历、性格等)?和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
二是为什么是他来讲?他对故事或故事中的人物持何种态度?
小说中有叙述视角的转换,有时并不是一个人一叙到底。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运用了转换叙述视角的方法,用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贾母及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来写的,而黛玉的外貌和风度则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来观察。这样,每个人物的肖像就都具备一定的客观特征,又熔铸着叙述主体的感情烙印,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此外还有: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是仰视与还是俯视。儿童视角是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单纯、诗化、陌生化小说特点。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比如,孩童视角和老人视角就是不同的,孩子涉世未深,老人沧桑世故,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是不同的。如 鲁迅《孔乙己》,须一瓜《我的一家》。
主视角与副视角,按叙述人在作品中的地位划分。《祝福》一文,祥林嫂在鲁镇的故事,由“我”叙述,这是主视角;离开鲁镇的故事,由卫婆子来介绍,这是副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叙述人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地位等决定了叙述的腔调、口吻、语言,等等。
三、 叙述腔调
叙述腔调是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比如鲁迅的幽默深刻,余华的冷峻悲悯,芥川龙之介的深刻蕴藉,等等。当然,作家的腔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作家还会把自己的腔调抹除干净,比如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所采用的“零口吻”叙述风格,叙述时不带一丝主观色彩。
以“讲述”为主的小说,叙述腔调较为明显,小说中夹杂着叙述者的主观情感与判断;而以“显示”为主的小说,叙述腔调不太明显,叙述者往往较客观地展示画面和场景,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去判断。
比如,《桥边的老人》重“显示”,而《祝福》重“讲述”。《祝福》中的叙述者“我”在被濒死的祥林嫂问过有无灵魂和地狱之类的问题之后,良心上惶恐不安;同时对鲁镇的封闭落后及鲁四老爷的守旧无情有说不出的反感。所以小说中有大段的“我”对祥林嫂一生尤其是死亡的看法,有自我的省察,这些都揭示着小说的主题。
四、 叙述顺序
叙述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一般来说,小说都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讲述的,也就是顺叙。这样讲述的好处是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层层深入,给人以清晰的印象。但有时候为了突出某种效果,也会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比如《祝福》,先写祥林嫂凄惨死去,再来讲祥林嫂的一生。这不但设置了悬念,还有力地渲染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倒叙,一定在小说的开头呈现故事的结果。
插叙和补叙都是顺叙的补充,也就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插叙的作用一般为:使情节更完整,更有逻辑性;使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丰满,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同时,叙述的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主旨意蕴-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解析版).docx
- 5 概括形象-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解析版).docx
- 5 概括形象-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docx
- 6 艺术技巧-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解析版).docx
- 7 主旨意蕴-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docx
- 16 艺术技巧-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docx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情节段落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情节段落综合测试卷答案.docx
- 概括形象-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解析版).docx
- 概括形象-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docx
- 叙事特征-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docx
- 艺术技巧-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解析版).docx
- 艺术技巧-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docx
- 语文-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全国乙卷专用)(参考答案).docx
- 语文-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全国乙卷专用)(解析版).docx
- 语文-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全国乙卷专用)(考试版).docx
-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情节段落安排的作用+课件.pptx
- 《故都的秋》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