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说和做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读联读,探知形象 1.比较阅读 师引导:文章第9自然段写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迥乎不同于作为学者的一面,而且一反既往。比较阅读文章的两个部分,找一找两种身份下的闻一多在“说”和“做”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不同? 生先默读圈点勾画,并批注思考,然后师生进行课堂交流。明确: 从“作为学者的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他研究古代典籍的目的是“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终于结出了《唐诗杂论楚辞校 变补》古典新义》等研究硕果。他为救国救民诚朴踏实地做学问,命取得了巨大成果却毫不张扬。《论语。学而》中说( PPT 显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闻一多先生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中国传统文人崇高的人格追求。 从“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看,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他用政治传单“说”,宣传和动员革命;他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地“说”,揭露和斥责反动派;他昂首挺胸站在游行示威队伍前头,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做”,言行高度一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说”和“做”融合为一,“说”即是“做”,“做”也是“说”,凸显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关联阅读 师引导两种身份之下的“说”和“做”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彼此之间有无关联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联读时代背景资料,在小组中交流看法。 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师生在全班进行课堂交流。 联读资料卡:闻一多及其所处时代 1930-1932年,闻一多在青岛大学任教,继续从1928年就开始的古代典籍研究。 1932年秋一1937年,闻一多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闻一多前往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闻一多愤然而起,积极投身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怒斥国民党特务。散会后,在返家途中,先生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预设: 结合课文和时代背景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对于“说”和“做”的认识是有发展变化的。在作为学者的时期,他致力于文化救国,在古代典籍中寻找救国的良方。在作为革命者的时期,因流亡西南,亲眼目睹政府腐败、百姓生灵涂炭,先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发生变化,爱国道路有了另外的选择。他于是以笔为枪,启迪世人,抨击时政。他积极投身革命,呐喊助威。可以说,前后期两种身份经历了足不下楼钻研学问到慷慨激昂投身革命的变化。 二者又是彼此关联、相互贯通的。不管是作为学者编撰著作,还是作为革命家写传单、大骂特务、参加游行,都是为着救国救民。作为学者的谨严勤恳与作为革命者的英勇无畏,都高度统一在爱国这个前提之下。因此,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是大勇的志士,更是伟大的爱国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标题切人,结合文章的关键语句,梳理了文章思路。通过比读文章前后部分内容以及联读背景资料,理解了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感知了先生作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志士、伟大的发国者的形象特征。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