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教案.docx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一、单元整体概述 (一)单元素养内容解读(抓核心概念,鼓励创新解读,可制作成图表。) 1.梳理概括文意 2.借助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特色,并借助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归纳写人物精神的方法,力求写出鲜明的人物精神 (二)学生素养增长点(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人物的形象能够初步理解但是难以形成深层次的共鸣,因此以关键词句为抓手,在细节中感受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所在 2.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过如何写出人物的特点,现在要更进一步由表及里写出人物的精神 (三)单元学习整体目标 1.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杰出人物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唤起学生的理想和抱负 2.学习精读的方法,主义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3.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 4.感悟生活中平凡人的精神,学习运用典型细节、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等方法,突出人物的精神。 (四)单元课时安排 《邓稼先》2课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课时,《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课时,《孙权劝学》2课时,《写出人物的精神》2课时 二、单元起始任务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整体了解单元构成,明确单元学习的整体任务 (二)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1.通读4篇课文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每个人用三个词概括其精神 (三)课内学习任务设计 1.初步感受人物的精神 (四)课后学习任务设计 1.找到与课文中人物相似的其他人物并摘录其事迹,点明其精神共性,至少一个人物 (五)学习支架及学习方式 1.讨论法 (六)评价内容及方式 1.方式:小组评价及老师评价相结合 2.内容:每个人物评分标准如下:事迹清晰简洁有条理(5分),精神确有共性(5分)。多个人物分数累加。 三、课时教学任务设计 1.邓稼先(杨振宁) (一)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重要信息,了解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会其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及效果 3.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 (二)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1.完成《课堂作业本》课前预学 2.在课文中找到“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按照词语首字结构分类抄写,借助词典查找“元勋”“可歌可泣”的意思 3.有条件的可以和长辈(最好是爷爷辈的)聊聊他们对邓稼先的看法 (三)课内学习任务设计 1.导入张爱萍挽诗 邓稼先有什么功勋在泽被人间 2.初识邓稼先 导入:邓稼先和杨振宁简介 研读:“两弹”元勋,从中看到一个怎么样的邓稼先? 支架:人物简历 预设: (1)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到中科院工作(报国心切) (2)28年隐姓埋名(不计荣辱,舍小家为大家) (3)领衔完成两弹爆破,并且只在2年多就完成了氢弹的爆破(功勋卓著) (4)晚年的一年间多次手术却仍然挂念国防起草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在特殊场景中看邓稼先 问题:阅读课文“我不能走”部分,圈画出令你印象深刻的语句,做好批注。你能感受到邓稼先怎么样的品质,并读出情感? 活动一:学生自由分享讨论 预设: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 活动二:探讨《吊古战场文》、“五四”时候的歌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试着做朗读设计。 预设: (1)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吊古战场文》将读者引入历史中的中国,感受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环境恶劣,工作艰辛,突出了邓稼先的奉献和忠诚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敬意和深沉的感情。(深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悲壮的感情基调) (2)用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表现出中国男儿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振我国威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4.在对比中看邓稼先 问题: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是怎么样的人?你更钦佩谁?为什么? 5.在评价中看邓稼先 问题: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是如何评价邓稼先? 探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背后的深意 预设:邓稼先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诸如克己奉公,讷与言而敏于行。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敦厚儒雅才培养了邓稼先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6.在历史背景中看邓稼先 提问:阅读第一部分,邓稼先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核武器研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救亡图存的使命感使他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结:如果再次选择他的人生,他仍会走已经走过的道路,因为他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对中华民族崛,为广大人民利益奉献一生的人生道路。 (四)课后学习任务设计 1.完成课堂作业本全部内容及课时特训先行学习T2、阅读理解 2.创作邓稼先的颁奖词(写在随笔本上) (五)板书 (六)评价内容及方式 颁奖词评价标准(每个满分5分) 自评 组评 师评 总分 语言流畅(无病句、错别字) 语言优美(有运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