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 -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2 -
1、地理位置 - 2 -
二、隧道地形、地质条件 - 3 -
1、气象 - 3 -
2、水文地质条件 - 3 -
3、工程地质条件 - 3 -
4、特殊地质和不良地质 - 3 -
5、地震基本烈度 - 4 -
三、技术标准 - 6 -
四、隧道洞口主要工程量 - 7 -
五、施工场地及准备工作 - 8 -
1、准备工作 - 8 -
2、材料 - 8 -
3、配合比设计 - 9 -
4、施工组织机构 - 9 -
5、施工进度计划及横道图 - 9 -
6、机械设备 - 11 -
六、洞口施工方案 - 12 -
(一)、洞口开挖 - 12 -
(二)、仰坡、边坡防护 - 14 -
(三)、重要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 18 -
七、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 21 -
(一)、加强质量意识,树立创优目标 - 21 -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 21 -
(三)、建立制度,狠抓落实 - 21 -
(四)、强化测试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 - 21 -
(五)、严把材料质量关 - 22 -
(六)、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 22 -
(七)、爆破质量措施 - 22 -
八、安 全 生 产 规 程 - 24 -
(一)、安全管理目标 - 24 -
(二)、安全管理组织措施 - 24 -
(三)、 爆破器材管理和储存 - 24 -
(四)、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 25 -
(五)、起爆药包加工要求 - 26 -
(六)、钻孔与验收要求 - 27 -
(七)、装药与起爆网路的要求 - 27 -
(八)、装碴、运输 - 27 -
- 2 -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那央隧道位于百靖高速公路 16 标段(左线桩号 K62+070 至 K62+953;右线桩 号 K62+075 至 K62+960),行政地理位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境内, 剥蚀溶蚀低山地貌,区内最大标高为 841.7m,谷地海拔约 620.3 m。该隧道为一 座上、下行分离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小间距隧道,起讫桩号: ZK62+070~ ZK62+953,长 883m (其中进口明洞长 5m,出口明洞长 5m,出口洞门结构长 15m, 暗洞长 858m),YK62+075~YK62+960,长 885m (其中进口明洞长 5m,出口明洞 长 5m,出口洞门结构长 15m,暗洞长 860m)。隧道纵坡均为-1.2%,进口地形、 地质条件复杂,进口洞门采用端墙式结构,出口洞门采用削竹式结构。在隧道洞 内设计 2 处行人横洞。
- 3 -
二、隧道地形、地质条件
1、气象
隧址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变化幅度不大。常年 平均气温为 19.1~19.5℃,极端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2.6℃, 月平均温差 15℃摆布。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40~1600 毫米,受高原斜坡影响,由北向 南降水量逐渐增大, 5~9 月降雨季度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77%。日照充足,年平均 蒸发量 1201.1mm。一年四季均适宜开展野外工作;但受雨季影响较大。
2、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表水系主要为鉴河, 是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的主要通道, 水 量随降雨量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地下水主要为碎屑 岩类离隙水及岩溶离隙水, 含水岩组为碳酸岩组及碎屑岩类, 其中碎屑岩类为富 水岩组,水量受降雨量控制。地上、地下水对普通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3、工程地质条件
隧址属于构造溶蚀、剥蚀低山地貌, 区内最大标高 841.7m,最低标高 620.3m, 隧道走向与山体走向大角度相交, 隧道通过的山体自然坡度变化较大, 隧道进口 位于次冲沟左侧,为凸形坡,坡向342°,坡度约 35°;出口位于一南北向冲沟 右侧,为凸形坡,坡向120°,坡度约 15~35°,山体植被发育,多为灌木及乔 木。
隧址区域内地质构造主要受德保背斜的影响, 该构造系由一走向为南北向德 短轴背斜组成,轴部为寒武系的构造基底, 两翼为泥盆系覆盖层组成,并以角度 不整合于寒武系地层之上,轴部地层倾角 20°~70°,翼部 10°~20°。
隧道区发育倒转褶皱,核部地层为茅口组灰岩,进口段岩层产状为221°∠ 20°,发育2 组主要节理: L1:21°∠84°、 L2:105°∠74°;出口段岩层产状 为 18°∠32°,发育 2 组主要节理: L1:28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