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docxVIP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单选题 1.朱元璋下令废除宰相职位,但不久后就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来辅助他处理政务。这体现了(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君臣之间的和谐 C.宰相对皇帝的制约作用 D.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 2.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亲理万机。之后尽管“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但政务处置仍难免有失当之处。这反映出明代(???) A.国家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专权事出有因 C.君相矛盾仍很突出 D.中枢运行机制失衡 3.据统计,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共8天的时间内,内外诸司奏札多达1000多件,共3000多件事情。皇帝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封建经济的发展 C.中枢机构的变革 D.皇帝理政的高效 4.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这表明明朝内阁(???) A.成为法定中央决策中枢 B.始终服务于专制皇权 C.受到司礼监的严重制约 D.意在削弱相权强 5.明仁宗即位后,把内阁阁臣从五品提为三品,大学士杨士奇与吏部尚书蹇义同样享有密封奏事权。这说明内阁(???) A.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 C.已经正式取代六部 D.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6.明初严禁宦官干政,但明朝中期开始皇帝把繁重的批答奏章事务交给了司礼监。由此推知,明代中后期(???) A.宦官权力完全失控 B.宦官加入中枢决策 C.内阁票拟职能改变 D.皇帝决策权力弱化 7.明武宗时期,有匿名状告发太监刘瑾。刘瑾大发雷霆,命各部长官以下高级官员三百余人,跪在奉天门外的烈日之下,追究事主。兵部主事何武、顺天府推官周臣等焦渴过度,倒下来死掉。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昏庸无能 B.君主专制强化 C.宦官专权横行 D.丞相制度废除 8.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一人实难任天下之事,渐次形成的内阁、司礼监成为皇帝的左右手,然而皇帝往往更依赖后者,所谓“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司礼之批红”,宦官势力突破了内廷,向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系统渗透。由此可知,明朝的宦官专权(???) A.使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B.是中枢机构异变的结果 C.导致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 D.促使中央权力体制平衡 9.明朝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对内阁加以牵制,后来更是创造了近三十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表明明朝(???) A.内阁拥有决策权 B.君主专制加强 C.宦官把持了朝政 D.政治日益黑暗 10.明太祖时期,撤销了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且一直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个市舶司,后来“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此举(???) A.旨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 B.完全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C.解决了倭寇的侵扰问题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1.永乐年间,有近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臣、商队来到中国,甚至苏禄国的三位国王率领眷属、侍从共340多人组成庞大团队来到中国,这些来访者都受到了明成祖的热情接待。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A.开启了中外交往的历程 B.范围涉及到亚非拉等地区 C.开创了宗藩关系新局面 D.加强了和沿途国家的联系 12.明朝时期,海防面临的新问题有(???) ①倭寇的不断骚扰??②瓦刺族的威胁??③西方殖民者入侵??④鞑靼族的骚扰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3.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由此可知,明朝中期民族政策(???) A.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B.消除了民族差异 C.开拓了明王朝的版图 D.首创了册封制度 14.有学者认为,明代新的经济因素大量涌现、科技向新的突破点逼近、对异质文化的接纳以及在对外战争中呈现出优势等现象,至清代时被圈占土地、固守“西学中源”、严厉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所替代。该学者意在说明(???) A.明清易代阻碍了中国近代化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扼制 C.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日益倒退 D.清政府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15.明朝注重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针对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于明代的管理政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地设奴儿干都司,管理蒙古各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