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单选题 1.明朝呈现出文官系统、武将系统、宦官系统“三轨”并立的政治格局。中央宦官与正将、文官三种政治势力长期保持斗争与合作的双向关系。地方各级宦官,主要负责监军,承担皇帝耳目的功能,对于地方军政事务虽有干涉,但基本尊重文武官员的军政权力。据此可知明朝宦官系统(???) A.没有掌握国家实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 C.维持明朝政治稳定 D.成为官僚体系核心 2.明太祖对沿袭近两千年的传统君主专制政治架构的核心部位作出重大修改。这里的“修改”是指(???) A.恢复三省制 B.完善科举制 C.废除宰相制 D.确立内阁制 3.元朝行省是中书省的分设机构,对地方“无所不统”,接受丞相指挥。明代废行省,设布政司作为朝廷设在地方负责“上承下宣”的最高行政机构,掌一省行政和财政,直接受皇帝指挥。据此判断,明朝机构的这一变化(???) A.提高了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 B.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C.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力量 D.完善了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 4.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官员“多由侍郎升尚书入阁。若先升尚书,则无入阁之命”。正德年间,吏部尚书焦芳入阁,但他想继续求任吏部尚书之职,大学士李东阳等人都指出此事破坏国家政体,“为芳忠告,于是芳乃恳辞”。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当时(???) A.内阁和六部之间相互牵制 B.官员不能兼职内阁和六部 C.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大学士权力不断扩大 5.明朝初期,内阁大学士只是侍从顾问之臣,只有“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的职权,但“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经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一转变说明内阁(???) A.成为独立的中枢权力机构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对皇权具有显著制约作用 D.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6.明永乐年间(1403—1424),内阁制度初现端倪。但直到万历朝(1573—1619)修订的《明会典》中,内阁职掌仍附于翰林院条目之下。内阁公文来往盖的是翰林院之印,而各衙门送内阁的则称“行翰林院”。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行政效率不高 B.未取得法定的地位 C.服务于翰林院 D.与司礼监相互牵制 7.明代初期,中央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都对皇帝负责,皇帝直接管理国家。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行中书省的设置 B.内阁辅政制度的确立 C.宰相制度被废除 D.司礼监对内阁的牵制 8.明朝建立后,明太祖“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电邮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明太祖此举旨在(???) A.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B.削弱统军大将兵权 C.强化对边疆的统治 D.防止地方反叛中央 9.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和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并有权逮捕、施刑。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A.中央机构的完备 B.宦官权力的扩大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监察体系的完善 10.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是(???) A.戚继光 B.左宗棠 C.郑成功 D.林则徐 11.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内容是(???) 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②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患。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2.据记载:锡兰(今斯里兰卡)己有久远的佛教传统。国王亚烈苦奈儿却“崇祀外道,不敬佛法,暴虐凶悖,靡恤国人,亵慢佛牙”,在对郑和的作战中,轻易失败被俘。郑和在该国的活动,则是弘扬佛法,布施佛寺。这表明郑和远航活动(???) A.教化海外诸国,变其夷习 B.传播中华文明,提升国威 C.彰显中国富强,耀兵异域 D.立足各国国情,尊重多元 13.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汇上,决定了历史的走向。下列事件中,无论是时间(年份)还是空间(城市)与其他三个没有任何交集的是(???) A.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B.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C.多尔衮统军入山海关 D.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4.明朝建立后,蒙古人退守草原,继续骚扰明朝北部边境,为此明朝采取的措施是(???) A.和亲修好 B.军事讨伐 C.重修长城 D.榷场贸易 15.中国古代历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明朝疆域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