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德育工作的主阵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主题班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德清县高级中学 须雪忠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曾说过一句对我们培养人才颇有启发的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也就是说,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二者密切联系,但德是第一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诸育中也是把“德”放在首位。可见,德育是最重要的。然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既是对当今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的慨叹,也反映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受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各种传煤负面教育的影响,加之应试教育“智育至上”的功利现实,现在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令人担忧,不少老师都感叹:“一届不如一届了”。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将——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有效地落实德育,“以德帅才”呢?这些年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主题班会”已成了我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下面结合几个案例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 扬起理想的风帆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生活的理想,就没有理想的生活。”高一新生刚跨进高中大门时,往往满怀着对新的学习生活的憧憬和希冀,满怀着从高中迈向大学进而学成投身社会的志向和抱负,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好契机。因此,我在所带的每届高一新生进校的第一天下午始业教育时,都要安排“扬起理想的风帆”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首先问三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德高?你到德高来干什么?你将把自己培养成怎样的人?”(效仿浙大首任校长竺可桢问浙大学子的三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浙大?你到浙大来干什么?你将把自己培养成怎样的人?”)“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学生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明确了高中学习的目标,坚定了实现目标和理想的信念,放逸了一个暑假的心顿时收紧了,心中鼓足了干劲,为接下来的高中学习蓄足了气势。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理想要从脚下开始。回答完三个问题后,我又通过汉代少年陈蕃的故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启发同学们要认真、踏实地学好每一天、每一门的知识,既要有宏大高远的长期目标,也要有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班会课结束时,我送给同学们一句哲人的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寸草当报三春辉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以孝为先。现在的很多学生从小养尊处优,倍受父母宠爱,然而正如古语所说,宠子不孝,往往不懂得体谅父母养育之苦,学习上萎靡懈怠,不求上进;生活上却追求奢华,与人攀比。为了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原动力,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觉性,结合我校地处孟郊故里的文化底蕴,我在所带的每个班级都要安排一堂名为“寸草当报三春晖”(化用孟郊千古绝唱《游子吟》中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孝心班会课。在这个主题班会课上,一开场安排的是班级同学事先准备的哑剧小品《回家》,在演员诙谐、无声的表演中,同学们不知不觉被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回家场景所感动了。接着我投影了一幅漫画,有两个画面组成,画面之一是年迈的母亲弯着腰,背着一颗沉重的大红心,寓意是“沉重的父母爱心”,画面之二是长大的儿子挺着胸背过脸把手一伸还给母亲一颗从大红心上割下来的一颗小红心,寓意是“轻薄的子女孝心”。当同学们看着这幅主题是“爱心”的漫画内心震撼之时,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可怜天下父母心”几个遒劲大字,然后开始我的道德“说教”:“天下父母之爱是最沉重也是最无私的,当你们静坐在条件优越的学堂里接受良好教育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却可能还在外面奔波忙碌,他们心系学堂,两鬓添霜,却无怨无悔,因为有你这个“家的希望”在父母青春不再、容颜老去的时候正茁壮健康地成长。动物犹知“返哺”,子衿怎能不知恩图报?!孩提时代我们曾凭兴趣读书,而如今已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青年学子的我们则当视天下兴亡为己任,报效桑梓为情怀,读书乃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以前出生寒门的同学都很有志气,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我这里给大家讲几个案例┅而现在的很多穷孩子,怪爸爸妈妈没本事,不能给自己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人穷志更穷!很可悲啊!请同学们算一算,父母培养你成材化的代价┅”我请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当场算了一笔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粗略估算一下,平均每年一万,到大学毕业要二十多万!——再穷苦家庭的父母为培养孩子成材也赚了不少钱呀,你怎能狠心说他们无能?!在班会课的最后我还通过一个“千万富翁家的穷孩子”的案例激发因家境富裕而充满优越感的官商子弟的学习动力,案例中讲的是四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