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实验化解“恒定电流”学习中的疑难_宣杭章.doc

运用实验化解“恒定电流”学习中的疑难_宣杭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余杭区专题论文 2013年余杭区专题论文 物理学科 运用实验化解“恒定电流”学习中的疑难 摘要:在恒定电流教学中,教师如能以传统实验为核心,开发新颖课堂实验,突出实验的探究性、时效性,就可以创设出生动形象、富含启发、具有悬念的物理情境,增加学生思维碰撞点,化解他对概念、规律理解的障碍。 关键词:稳恒电流 疑难问题 实验解决 恒定电流中的物理概念相对简单,电路元件比较常见,学生容易接受。然而,学生由于缺少实验操作机会、规律学习缺乏实验的感性支撑,对电路元件的具体结构模糊不清,对规律认识仅限表面,没有深入理解电压与电流的制约联系;同时随着学习难度提高,电路元件讨论由理想元件转变为非理想元件,又给学生对概念与规律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文就恒定电流教学中遇到的若干疑难问题,从开发课堂实验的角度探讨如何化解学生对若干概念理解的障碍。 分压电路 在分压电路的学习中,学生理解有两个难点:一是为什么该电路能够分压,二是分得的电压怎么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一笔带过,不加以详究,就会使分压电路成为学生的一块“心病”。为了深化学生对分压电路规律的理解,本人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如图1电路,电源电动势为6V,阻值为R1=R2=3Ω的两电阻串联,问电压表测哪里的电压,示数为多少? 生: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示数为3V。 (课堂测量,实际电压为2.7V。) 图2图3图1师:现在老师用一个滑动变阻器来替换两个电阻(如图2所示),问电压表测哪里的电压,当划片从左到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怎么变化? 图2 图3 图1 生:电压表测滑片左端部分电阻电压,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 (实物图见图3,实验结果与猜想一致) 师:接下来老师要匀速滑动滑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压示数变化的规律,并记录电压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生:电压表的示数慢慢变大,变化范围是[0,2.7]。 师:通过更精确的实验测得电压表示数是均匀变化的,怎么解释呢? 生:电阻均匀增大,分得的电压均匀增大;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就越小。 师:这就是分压电路,理论上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实现电压[0,U]的任意变化。接下去老师会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并联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那么当滑片从左到右滑动时,在哪个位置小灯泡能正常发光? (注:事先观察小灯泡正常发光的亮度,增强实验对比性) 生:滑到中间的时候。 师:请观察实验现象。 图5图4(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并不是滑片处于中间位置时灯泡就正常发光,而是要滑到几乎快到阻值最大时才能正常发光) 图5 图4 生:怎么会这样子啊? 师:小灯泡的阻值为2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Ω,当滑动变阻器上并联一个灯泡后,等效电路是灯泡先和变阻器的一部分电阻并联,再与剩下的一部分电阻串联。同学们,计算一下两部分电阻之比是多少? 生:(通过计算学生发现本来认为滑片左端与滑片右端的阻值之比为1:1,实际却约等于2:25)哦,原来是电阻比值变化这么大啊。 师:回顾一下,当两端并联电压表时,由于电压表阻值很大,就不会因并联而产生大的阻值变化,那么电压的变化是线性关系的;但当并联一个小电阻后,就引起了较大的阻值变化,自然两端电压的变就不是线性关系了。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能够尽量让电压、阻值的变化接近线性呢? 生:(有的说换一个阻值较大的灯泡,有的说换一个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实验:将原来50Ω的滑动变阻器换成5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相对均匀) 师:通过刚才实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小,并联电阻的变化就越接近线性,那么电压的变化也越接近于线性。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可能很小,所以不能通过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我们可以借助excel软件做模拟实验。通过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得出并联电阻的计算式。设滑动变阻器左边的电阻为,灯泡的电阻为,则并联的总阻值为 图7图6将数据输入excel表中后生成相应的图像。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0Ω,灯泡阻值为10Ω时,R并的阻值变化图线(如图6所示);滑动变阻器阻值为1Ω,灯泡阻值为10Ω时,R并的阻值变化图线(如图7所示)。 图7 图6 本次教学中,学生不仅观察了分压电路的分压功能,也在理论计算中练习了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等规律。看着电阻改变后曲线斜率的变化与预设的完全一致,学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兴奋的同时,更清晰认识了分压电路的规律,也掌握了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阻值选取的原则——尽量选取阻值小的。 电源内阻 非理想电源是有内阻的,一下子提出来,学生难以接受,因为这与初中的知识有较大差别,以至于有学生开玩笑说“初中老师都是骗人的,世界观都崩溃了”。为了降低学生对电源内阻理解的门槛,本人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教学片断如下: 图9图8师:同学们,请观察在(如图8所示)电路中接一个小灯泡时灯泡的亮度,接下去老师再并联上一个灯泡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