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雷州客路中学:梁平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起源地 ,栽桑养蚕制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蚕桑文化已深深地渗透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蚕桑文化,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 熟。而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蚕丝是丝绸的基本原料,丝绸文化实际上就是蚕桑文化的高度发展成熟阶段。 中国古代诗歌经典中有非常多对养蚕种桑的描画,从中可以看出蚕桑文化对中 原文化以及东亚文化的影响。 二、蚕桑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基础 蚕桑文化的发展,使中原文明的纺织业领先于世界数千年,形成了中国人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服饰习俗。同时对软笔(毛笔)、刺绣、纸张的发明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衣锦及世。从此人类就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一根真丝来之不易,注定了丝绸的华贵和神秘。在唐朝,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将以“丝” 为主的中国服饰文化传送到了遥远的西方。世界也由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丝稠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蚕桑文化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半壁江山,夏鼐先生认为:“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制绢的国家,长期以来曾是从事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也有人认为丝绸或许是中国对于世界物质文化最大的一项贡献。” 蚕桑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的农业发展以及农耕观念 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蚕桑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是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生 态条件;蚕桑文化植根的经济环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蚕桑文化根植 的社会结构形态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宗法制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先民遵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百姓“衣食为先”,农桑、田蚕、耕织并重,“耕读传家”,世世代代繁衍在东亚这块大地。历代统治者治国无不农桑并重倡导“农者,食之本;桑者,衣之源”、“奖劝农桑,教民田蚕”、“帝亲耕,后亲蚕”、“一夫耕,一妇蚕”、“农事伤,饥之本”、“女红害,寒之源”等观点深入人心,达成官民之共识。同时蚕桑文化对于中国的礼教文化也 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尚书·益稷》载舜、禹古代圣贤论“十二章”丝绸服饰图案,形成“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礼教文化源头,蚕丝服饰成为等级文化的重要 外在标志,并形成了一个祖先、一种权力、一个核心的特殊礼治政体;《吕氏春秋·上农》中“帝亲耕、后亲蚕”的“先蚕礼”,及《礼记·月令》中“季春之月,后妃亲躬东乡蚕桑,以劝蚕事,分茧称丝以共郊庙之服”等“劝课农桑” 的农政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对于蚕桑的重视程度;《蚕织图》描绘饲蚕、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配以精美的图文和朗朗上口的诗歌,成为融艺术、技术于一 体的教育百官及百姓栽桑养蚕的重要图谱,是统治者“为政以德”思想的实施。 三、蚕桑文化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 蚕桑文化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中亚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丝绸的遗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丝绸传人西方,对西方的政治、经济也起过一定的影响,起初安息(今伊朗高原北部)以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控制了中西丝绸贸易,安息用汉代的缯彩与大秦(罗马帝国)贸易,便阻止大秦与中国直接通商。东汉桓帝延熹 九年(166)大秦从海上来华,才得与中国通。大秦得到中国缣素后,又将丝拆下再织成胡绫、绀纹,与安息等国交市于海上。宋代以后中国的丝绸产品遍及东南亚各国,代表了蚕桑文化和华夏文化向外的传播。 四、蚕桑文化是雷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古代西方称我国为丝国,最早通过西方世界的交通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雷州半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地段。2001 年 3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和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到今徐闻、雷州市考察后形成了结论, 认为“汉徐闻港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而西汉徐闻县是合浦均属县之一,辖地包括整个雷州半岛。海上丝绸之路鼎盛于唐宋时期,此时广州早已 取代徐闻为始发主港口。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船舶从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北部七洲南下,往来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洋、东印度洋、波斯湾沿岸诸 国和地区。雷州半岛东海岸,仍是这条海上通道的必经之地。唐贞观八年(634 年),改东合州为雷州,雷州半岛主港口向北迁移到雷州治所海康县(今雷州市) 南渡河口南浦津,靠近雷州城,水道北向 20 里到郡城皆可停船。“自闽、广、高、琼到此泊舟”,然后出雷州湾,通南洋。自唐代至元代750 年间,雷州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前沿地段雷州半岛的第二个出口主港,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 发展。 1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